
包邮一片阳光-林徽因散文选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802235823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41
- 出版时间:2010-06-01
- 条形码:9787802235823 ; 978-7-80223-582-3
本书特色
《一片阳光:林徽因散文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合,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中国文化书院,中国三峡出版社,联袂推出。
内容简介
林徽因(1904-1955),出生于浙江杭州,原籍福建闽侯,早年随父到英国求学,16岁时以优异成绩考入st mary's college学习。1921年开始发表新诗并对绘画、雕塑和戏剧深感兴趣。1923年加入新月社,是新月派的重要成员和组织者。1924年与梁启超长子即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赴美学习建筑和舞台布景,1928年二人举行婚礼,1930年回国,先后在沈阳、北平、昆明、四川等地从事教学和中国古代建筑研究。此问,因患肺结核在北平疗养并创作了诗歌和一些散文、小说、戏剧等。散见于《晨报副刊》《新月》《诗刊》《北斗》以及《大公报·文艺》等刊物上。她的散文成就颇大,份量虽不多,但风格独特,行文简洁,文字活泼,将建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作家的文学气质糅合得浑然一体,特别是一些精辟而独到的见解至今仍有借鉴价值。
目录
惟其是脆嫩
山西通信
窗子以外
钟绿
吉公
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
蛛丝和梅花
文艺丛刊小说选题记
究竟怎么一回事
绣绣
彼此
一片阳光
和平礼物
闲谈关于古代建筑的一点消息
谈北京的几个文物建筑
我们的首都
致胡适
致沈从文
致费正清费慰梅
致梁思成
节选
《一片阳光:林徽因散文选》内容简介:她的散文成就颇大,份量虽不多,但风格独特,行文简洁,文字活泼,将建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作家的文学气质糅合得浑然一体,特别是一些精辟而独到的见解至今仍有借鉴价值。国内外众多学者都对林徽因有过高度赞美和评价:著名学者胡适先生称林徽因是“中国**代才女”;萧乾说“常常折服于徽因过人的艺术悟性”;文洁若说她“天生丽质和超人的才智与后天良好高深的教育相得益彰”;卞之琳慨言“她天生是诗人气质”;沈从文眼里的林徽因是“绝顶聪明的小姐”;作家汪曾祺说她“对文学的趣味极高,精于鉴赏,所写的诗和小说……风格清新,一时无二”;哲学家金岳霖的评价是“极赞欲何词”;林徽因的美国朋友费正清说“她是具有创造才华的作家,诗人”。
相关资料
她是具有创造才华的作家、诗人,是一个具有丰富的审美能力和广博智力活动兴趣的妇女,而且她交际起来又洋溢着迷人的魅力。 ——学者 费正清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曾出现过像达·芬奇那样的多面手。他跣是大画家,又是大数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林徽因则是在中国的文艺复兴时期脱颖而出的一位多才多艺的人。她在建筑学方面的成绩,无疑是主要的,然而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方面,也都有所建树。 ——学者 文洁若 徽因的健谈决不是结了婚的妇人的那种闲言碎语,而常是衬学识、有见地、犀利敏捷的批评……她从不拐弯抹角,模棱两可。我常常折服于徽因过人的艺术悟性。 ——作家 萧乾
作者简介
林徽因(1903-1955):女诗人、建筑学家。原名徽音。福建闽侯人。1919年父去英国,1921年回国。1923年赴美国留学,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后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习舞台美术。1928年回国,参与创办文艺刊物《绿》。1930年后在东北大学、燕京大学任教。30年代从事诗歌创作,为新月派成员之一。主要作品有:小说《九十九度中》,散文《窗子以外》,剧本《梅真和他们》。建国后任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7.6¥55.0 -
她们
¥16.0¥46.8 -
我是一只骆驼
¥12.5¥32.0 -
瓦尔登湖
¥11.1¥39.0 -
中国小说史略
¥11.5¥35.0 -
有趣,都藏在无聊的日子里
¥14.5¥45.0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9¥25.0 -
存在的艺术(八品-九品)
¥14.0¥39.0 -
门
¥14.4¥42.0 -
像我这样和生活开玩笑的人
¥16.6¥52.0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几多往事成追忆
¥10.6¥32.0 -
茶,汤和好天气
¥8.8¥28.0 -
夏日走过山间
¥9.1¥30.0 -
到山中去
¥9.1¥30.0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人间烟火收藏夹
¥42.3¥168.0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随想录-版本摭谈
¥17.3¥65.0 -
浮生六记
¥10.0¥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