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中国民间文学概论(第二版)(21世纪中国语言文学系列教材;“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 ISBN:978730011971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86
- 出版时间:2010-05-01
- 条形码:9787300119717 ; 978-7-300-11971-7
本书特色
《中国民间文学概论(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1世纪中国语言文学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中国民间文学概论是学习民间文学基本理论并鉴赏民间文学代表作品的一门课程,本教材专为该课程而编写。本教材的内容可概括为三个“结合”:**,理论与作品相结合,它既讲述民间文学理论,也分析民间文学作品。第二,古代与现代相结合,民间文学的理论主要是现代的,但也讲述古代民间文艺学史。第三,理论、文本与现实相结合,民间文学既是文学作品,更是一种独特的口头性、立体性、表演性的文学形式,这也是它区别于作家文学的重要方面。
本教材**版被多所学校选用,并获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二版补充更新了*新研究成果和相关资料,内容更丰富,理论更先进。
目录
一、民间文学的定义
二、民间文学的范围
三、民间文学的性质
四、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
五、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文学
六、学习民间文学课程的主要任务与要求
七、民间文学的研究方法
【关键概念】
【思考题】
**章 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以及与作家文学的关系
**节 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
【关键概念】
【思考题】
第二章 民间文学的搜集、记录与整理
**节 搜集、记录与保存民间文学的历史概况
第二节 搜集、记录和整理民间文学的原则与方法
【关键概念】
【思考题】
第三章 神话
**节 神话的含义与本质
第二节 神话的种类及其代表作品
第三节 神话的思想内容、艺术特征与文化价值
【关键概念】
【思考题】
【作品选读】
第四章 传说
**节 传说界说
第二节 传说的种类与思想内容
第三节 传说的艺术特征、产生途径与社会价值
第四节 四大爱情传说
【关键概念】
【思考题】
【作品选读】
第五章 民间故事
**节 民间故事概说
第二节 童话
第三节 生活故事
第四节 寓言与笑话
【关键概念】
【思考题】
【作品选读】
第六章 民间歌谣
**节 民间歌谣概说
第二节 民间歌谣的类别、内容与形式
第三节 民间歌谣的艺术特征与功能
第四节 歌俗、歌节与歌手
【关键概念】
【思考题】
【作品选读】
第七章 史诗
**节 史诗概说
第二节 史诗的类型与代表作品
第三节 口头程式理论与史诗研究
【关键概念】
【思考题】
【作品选读】
第八章 民间长诗
**节 民间叙事长诗
第二节 民间抒情长诗
【关键概念】
【思考题】
【作品选读】
第九章 民间说唱
**节 谚语
第二节 谜语
第三节 歇后语
【关键概念】
【思考题】
【作品选读】
第十章 民间说唱
**节 民间说唱概说
第二节 评书
第三节 快书与快板
第四节 相声
【关键概念】
【思考题】
【作品选读】
第十一章 民间小戏
**节 民间小戏的概念、类型与源流
第二节 民间小戏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第三节 民间道具戏
【关键概念】
【思考题】
【作品选读】
本书参考文献
第二版后记
节选
《中国民间文学概论(第2版)》内容简介:中国民间文学概论是学习民间文学基本理论并鉴赏民间文学代表作品的一门课程,本教材专为该课程而编写。本教材的内容可概括为三个“结合”:**,理论与作品相结合,它既讲述民间文学理论,也分析民间文学作品。第二,古代与现代相结合,民间文学的理论主要是现代的,但也讲述古代民间文艺学史。第三,理论、文本与现实相结合,民间文学既是文学作品,更是一种独特的口头性、立体性、表演性的文学形式,这也是它区别于作家文学的重要方面。 本教材**版被多所学校选用,并获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二版补充更新了*新研究成果和相关资料,内容更丰富,理论更先进。
相关资料
于有学者从民俗学领域引入·“民间”概念,得到现当代文学研究者的认同,“民间”也成为近年来的一个关键词。所以搞清这一概念还是很有必要的。在西方民俗学史上,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作为民俗学研究对象的“民”的概念在外延上经历了一个由窄到广的演变过程。1846年,英国考古学家、民俗学研究的先驱威廉·约翰·汤姆斯(Willian John Thoms1803~1885)在给《雅典娜论坛》的一封信中首次使用“Folklore”一词,指“大众古俗”(popular antiquities),包括“旧时的行为举止、风俗、仪式庆典、迷信、叙事歌、谚语等”,他所说的“民”是以承载着“大众古俗”的乡民为主的“民众”(the people)。随着西方强国在世界范围内建立、拓展其殖民地,许多人类学家将他们的研究视野投注于欧洲之外的一些欠发达部族的所谓“野蛮人”身上,这样在人类学派的民俗学家那里,“民”意味着乡民(country folk)和野蛮人。到现代社会,在发达国家,随着城乡差别的显著缩小,承载着传统“古俗”的乡民或农民群体逐步减少以至趋于消失,于是一些国家的民俗学家的研究视野也逐渐包括以至转向城市生活和城市人,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理查德·多尔逊(Rechard M Dorson)认为“民”是趋向传统的匿名群众(anonymous masses),包括乡下人和部分城市人,后者指流入城里的乡下人和他们的后代,这样“民”的范围扩展到了城市人,但还是很有限制的。
-
她们
¥16.0¥46.8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5.9¥55.0 -
中国小说史略
¥11.5¥35.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4.8¥32.0 -
我是一只骆驼
¥12.5¥32.0 -
瓦尔登湖
¥11.1¥39.0 -
有趣,都藏在无聊的日子里
¥14.5¥45.0 -
茶,汤和好天气
¥8.6¥28.0 -
夏日走过山间
¥9.1¥30.0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像我这样和生活开玩笑的人
¥16.6¥52.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存在的艺术(八品-九品)
¥13.5¥39.0 -
门
¥14.4¥42.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3.4¥28.8 -
几多往事成追忆
¥10.6¥32.0 -
随园食单
¥9.1¥30.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1¥15.0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