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文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包邮儿童文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1星价 ¥15.4 (4.1折)
2星价¥15.4 定价¥3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1206534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81页
  • 出版时间:2010-05-01
  • 条形码:9787511206534 ; 978-7-5112-0653-4

本书特色

《儿童文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汇集高校哲学社会优秀原创学术成果,搭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平台,探索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著出版的新模式,扩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的影响力。《高校社科文库》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各高等学校和出版单位共同建立的学术著作出版平台,旨在为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出版学术著作创造条件。《高校社科文库》将坚持“广泛动员、集中征集、严格评审、精心编校”的工作原则,致力于通过资助优秀学术专著出版、推动学术成果交流推广等形式,让更多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和优秀工作者走进交流空间,进入公众视野,发挥应有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作出积极贡献。

目录

序言/1绪论/1**章 天然的契合: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11**节 儿童文学具有穿越时空的精神生命力/12第二节 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显著地位/16第三节 儿童文学对于小学语文教育的德育价值/20第四节 儿童文学对于小学语文教育的工具价值/23第五节 儿童文学对于小学语文教育的人文价值/29第二章 本能的缪斯:儿童文学与儿童审美教育/33**节 儿童文学独特的审美教育功能/34第二节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元素/37第三节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途径/41第四节 儿童文学审美教育的文化意义/46第五节 儿童文学审美教育与想象力的培养/56第三章 奇异的种子:儿童文学与儿童素质教育/60**节 儿童文学对于素质教育的独特功能价值/61第二节 教材中儿童形象折射儿童文学儿童观/66第三节 儿童文学与儿童素质教育的全面对接/74第四节 儿童文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76第五节 儿童文学视野与小学语文素质教育/78第四章 天边的绿洲:儿童文学与小学阅读教学/83**节 儿童文学与儿童阅读习惯的培养/84第二节 儿童文学与儿童阅读能力的培养/86第三节 儿童文学阅读教学与创造性思维培养/92第四节 儿童文学课外阅读指导原则和实施步骤/98第五节 小学生儿童文学课外阅读部分书目推荐/101第五章 神笔的魅力:儿童文学与小学作文教学/115**节 儿童文学影响和新课标小学作文的新要求/115第二节 从儿童文学角度激发小学生作文兴趣/119第三节 儿童文学游戏精神和儿童快乐写作/124第四节 儿童文学让小学生写作插上想象的翅膀/129第五节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优秀案例举隅和解读/135第六章 隐形的翅膀:小学语文教材中童话教学/144**节 小学语文中童话的特征和功能/145第二节 小学语文中童话教学的意义/148第三节 童话教学中存在问题以及对应策略/150第四节 小学语文中的“童话式”教学/156第五节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优秀案例举隅和解读/159第七章 神奇的魔袋:小学语文教材中寓言教学/179**节 寓言的艺术特征及其“四要素”/180第二节 寓言教学传统模式反思和新型模式探索/184第三节 小学寓言教学中思维素质的培养/188第四节 小学语文寓言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191第五节 小学语文寓言教学优秀案例举隅和解读/199第八章 诗意的栖居:小学语文教材中诗歌教学/208**节 小学语文中儿童诗教育的现实意义/209第二节 将诗一般的激情注入儿童诗教学/211第三节 小学语文中童诗教育促进作文教学/213第四节 小学语文中古诗教学提升审美素质/215第五节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优秀案例举隅和解读/219第九章 童年的星空:小学语文教材中散文教学/227**节 牵手儿童仰望文学星空中散文的艺术特质/228第二节 牵手儿童探寻写景散文中的风光和感悟/231第三节 牵手儿童探寻抒情散文中的形迹和神韵/233第四节 牵手儿童探寻儿童散文中的诗情和哲思/237第五节 小学语文散文教学优秀案例举隅和解读/241第十章 生命的绽放: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师/249**节 儿童文学在语文教育教学中的现状分析/249第二节 小学语文教师亟待提升儿童文学素养/252第三节 小学语文教师与儿童文学的天然联系/256第四节 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视野三要素/259第五节 小学教师儿童文学创作和校园文化应用/264参考文献/272周益民、黄蓓佳、方卫平、彭钢、成尚荣等专家对本课题和本书稿的评审意见/274后记/278
展开全部

节选

《儿童文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结合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研究在儿童文学视野下,变革小学语文教学,让学生探索、自主、快乐地学习,提高儿童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儿童文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共分十章。**一三章探讨了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儿童审美教育、儿童素质教育的问题,提出要重视儿童精神生命成长,夯实他们的人性基础;第四-五章探讨了儿童文学与小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的问题,提出了智慧阅读和快乐作文的原则;第六-九章具体探讨了小学语文教材中童话、寓言、诗歌和散文的教学。除了用儿童文学理念研究语文课堂改革之外,每章后面还有优秀课堂实录及其专家评析,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第十章探讨了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师的关系,提出了提升小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相关资料

要研究儿童文学视野下的小学语文教育,首先要搞清楚语文课程的性质,以及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关系。语文是什么?“语”,大家都认为是指语言;“文”,有人说是指文字,有人说是指文章,有人说是文学,有人说是文化。也有人考证这门课程定名的由来,认为“语文”是指“口头语”和“书面语”。我们说,“语文”应该包括口头和书面的语言,包括文字、文章、文学和文化。语言文字是*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文字以及由语言文字构成的作品都属于文化。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语文课程性质与地位作了非常准确的界定:“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也就是说,语文课程性质的核心应该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里的“工具”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语文课程先实现工具性目标,后补充人文性内容;或者首先突出人文性,而后再加强工具性,这两种想法都是不妥当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结合在一起的,语文课程要同时实现这两方面的目标并不矛盾。当然,要实现两方面目标的高度结合,必须在目标与内容的设计上、在实施上下大功夫,而且首先要在思想认识上下功夫。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是语文课程应该争取的目标,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儿童文学确立了在小学语文教育中举足轻重的作用,或者说,儿童文学对于小学语文教育中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具有举足轻重的价值。

作者简介

孙建国,男,1957年7月出生,江苏省泰州市人。1982年7月毕业于扬州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为江苏省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宣传部部长、校报主编、人文科学系副教授。系中国作家协会江苏分会会员、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会员、泰州市梅兰芳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高职高专分会副秘书长、泰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长期从事儿童文学教学、创作和研究,兼及中国古典戏曲研究。出版著作十一部,发表论文三十多篇,发表文学作品三百多篇,完成省级课题一项。获各类教学、科研和文学创作奖励三十多项,其中包括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