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与官员谈讲话与演讲艺术

- ISBN:9787801408815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92页
- 出版时间:2010-06-01
- 条形码:9787801408815 ; 978-7-80140-881-5
本书特色
《与官员谈讲话与演讲艺术》是由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与官员谈讲话与演讲艺术》内容简介: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期、发展的关键期、矛盾的凸显期,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我们党面临着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面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培养,重点提高谋划发展、统筹发展、优化发展、推动发展的本领和群众工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维护稳定的本领,注重增强新形势下依法办事,能力和应急管哩、舆论引导、新兴媒体运用、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等方面能力。“与官员谈”系列,紧紧围绕“本领”和“能力”,从学习知识、拓展视野、提升能力、促进工作四个层面设计“谈”的话题,既“谈”得轻松,又“谈”得明白;既“谈”得有高度、深度,也“谈”得管用、实用。
目录
节选
《与官员谈讲话与演讲艺术》内容简介: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期、发展的关键期、的凸显期,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我们党面临着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面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培养,重点提高谋划发展、统筹发展、优化发展、推动发展的本领和群众工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维护稳定的本领,注重增强新形势下依法办事,能力和应急管哩、舆论引导、新兴媒体运肟、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等方面能力。“与官员谈”系列,紧紧围绕“本领”和“能力”,从学习知识、拓展视野、提升能力、促进工作四个层面设计“谈”的话题,既“谈”得轻松,又“谈”得明白;既“谈”得有高度、深度,也“谈”得管用、实用。
相关资料
苟子在《苟子·非相篇》里对讲话的原则、态度和方法都有过全面的论述。他认为讲话和演讲,要有严肃郑重、正直真诚的态度,坚强的信心,运用比喻、分析、比较的方法,重视、珍惜、尊重自己所宣讲的东西,热情和善地宣传自己主张的内容,以使别人接受。他还提出了“君子必辩”的著名观点。墨子和韩非子主张实用而反对文采。墨子“三表法”中,一是说要言必有据:二是说要重视实践经验,也就是说,写也好说也好,其*终目的是落实到用上。他高度重视论辩中的逻辑艺术,认为说话必须讲究逻辑,逻辑是论辩的基础,逻辑论证方法也是一种论辩术。老子和庄子提出了“美言不信”的观点。即“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他们认为“美言”都是不真实的,真实的言辞是不需讲究修辞的,甚至“不言”的境界才是完美的。这一时期,讲话艺术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迅速发展。各国君主争相养士,一时间“辩士”兴起。这些“辩士”都是极有才华的演说家、外交家,他们审时度势,能言善辩,出口成章,凭三寸不烂之舌,游说天下,谋取富贵。众所周知的卫鞅、苏秦和张仪就是其中的代表。“士”阶层的活跃,对讲话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到了西汉时期,学者刘向撰写了一本名叫《说苑》的书,其中专辟《善说>一章,辑录先秦至汉代善说史实凡28则。该书从各个角度总结了善说的经验,善说的技巧,对说话艺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刘勰所著《文心雕龙》一书中,《丽辞>、等篇,系统广泛地研究了语言修辞问题,有不少独到而精辟的论述,堪称我国**部伟大的修辞理论专著。
-
民众政府
¥9.5¥25.0 -
毛泽东选集(1-4)
¥80.0¥97.5 -
(平装)二战战史
¥17.1¥45.0 -
行省制度研究
¥11.2¥30.0 -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13.0¥28.0 -
毛泽东选集(全四册)普及本
¥72.9¥81.0 -
(平)邓小平时代
¥58.2¥88.0 -
国共两党关系概论
¥5.5¥13.0 -
毛泽东自述(增订本)
¥41.6¥58.0 -
冲动的美国
¥27.2¥69.0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36.0¥48.0 -
共产党宣言
¥7.3¥19.8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雪莱政治论文选/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8.2¥20.0 -
新政治科学
¥10.1¥26.0 -
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
¥11.5¥35.0 -
公众舆论与北洋外交
¥18.6¥55.0 -
布朗基文选
¥12.9¥17.0 -
跟着美军上战场-零距离解码战地美军
¥19.4¥36.0 -
强权与民声-民初十年社会透视
¥8.0¥22.0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29.4¥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