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108034434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583页
- 出版时间:2010-07-01
- 条形码:9787108034434 ; 978-7-108-03443-4
本书特色
《儒家文化研究:礼学研究专号(第3辑)》是探讨儒家学术、思想和文化诸问题的专门的言论空间。通过发表国内外方家硕学的高文谠论,将经过创造性转化的儒家传统呈献给中国和世界。编纂宗旨:根源性与多元性、学术性与思想性、理论性舆现实性、厚重感舆前沿性。主要内容:儒学史前史、原始儒学、汉唐儒学、宋明儒学、现当代新儒学、儒家人物思想、儒家经典、儒家哲学、儒家伦理学、儒家社会政治理论等方面的研究论著。儒学舆诸子学、儒学舆玄学、儒学与道教、儒学舆佛教、儒学舆回教、儒学与各兄弟民族宗教文化乃至儒学舆西学、儒学与现代西方人文社会学说的研究论著,同样是本辑刊所特别重视和需要的。编纂准绳:资料占有的全面性、出处的准确性、理解的深刻性等学术规范的要求作为标准,据以对论著进行选汰,杜绝投机取巧、浅空蹈虚之作。
目录
节选
《儒家文化研究:礼学研究专号(第3辑)》文章分为四组。**组为“概说”,从总体宏观上讨论“礼”的源流、内核及其走向。第二组为“校释”,从微观细部讨论北大标点本《仪礼注疏》的标点与上海博物馆楚简《武王践阼》。第三组为“礼学史”,讨论汉、宋、清儒,如郑司农、胡宏、张尔岐、毛奇龄等有关礼学史的某些考证与思想。第四组为“专论”,刊载多篇读书札记,考订、阐发或批评、分析礼学与礼仪中涉及的政治理念、居丧法律、价值理想、空间意识、生态伦理、礼器意蕴及三礼中某一礼或某篇章、某命题、某规矩所反映的具体意义、抽象意义与现代价值。
相关资料
为礼典中的仪注呢?我们认为这样说没有一点牵强。当代著名礼学家沈文倬先生说过:“礼不是超现实的东西。”现实生活中一幕幕庄严肃穆的场面就是礼典。[1]稍涉礼义之邦传统礼学者,看到公元2008年5月20日《人民日报》登载的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前领导人默哀的照片以及天安门广场下半旗的画面,谁会怀疑那就是盛大的礼典呢?5月20日《人民日报》社论说的“五星红旗缓缓下降”,“笛声警报长呜,13亿中国人齐身肃立,低首默哀”,都是一个盛大礼典的组成部分(用礼学术语来说,都是仪注)。无论是北京的,还是其它省市的;无论是在中国内地发生的,还是在我驻外使领馆发生的:都是礼典,都是礼仪。当然,这是与传统古礼中同类礼典礼仪不可同曰而语的礼典礼仪。中国古代也曾举行遇向死者致哀的盛大的礼典,然而没有哪一次具有如此博大而深厚的爱。公元2008年5月19日中国大地举行的“深切哀悼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盛典,诚如社论所说:“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次为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伤亡举行的全国性哀悼活动,也是**次为自然灾害中罹难同胞降半旗志哀。”然而在我们看来,如此盛典,不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次,而且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也该是**次。哀悼活动历史上当然不可能没有,然而无论何时何地,不可能赶得上公元2008年5月19日至21日那样的规模。
-
知识分子的幽灵
¥20.5¥39.8 -
茶经(黑白版)
¥18.4¥48.0 -
中国馔馐谭
¥13.6¥23.0 -
我所不理解的生活-纪念珍藏版
¥10.5¥29.8 -
中国人的人性与人生-梁晓声解读中国人文化心理的重磅新作
¥18.1¥39.8 -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8.5¥25.0 -
被颠覆的文明-我们怎么会落到这一步-(升级版)
¥13.6¥42.0 -
大家小书:苏辛词说
¥12.2¥26.0 -
经典常谈
¥13.7¥39.8 -
寻味中国
¥19.0¥38.0 -
瓷都拾遗-景德镇瓷业习俗
¥10.6¥30.0 -
徐志摩和新月诗人-摇晃的梦想-侧看民国
¥13.5¥39.0 -
替时代写生·日记里的胡适(八品)
¥13.5¥39.0 -
瓢箪鲶闲话
¥10.7¥36.0 -
中国文明的密码/何新文选
¥15.4¥48.0 -
国学入门
¥16.4¥48.0 -
解密富春山居图-国宝背后的秘密
¥6.5¥22.0 -
柏杨杂文精选集-吓人的国粹教育
¥9.9¥24.0 -
古代家训精华:文白对照
¥9.0¥18.0 -
经典常谈
¥7.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