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303106608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80页
- 出版时间:2010-06-01
- 条形码:9787303106608 ; 978-7-303-10660-8
本书特色
《审视课堂:张齐华与小学数学文化》:以文化为视角,尝试构建具有文化意蕴的数学课堂,井辅以平民化、多维度的课堂解读。致力于在实践层面还原数学的本来面目,演绎数学的文化魅力,展现数学的意趣与价值。
目录
节选
《审视课堂:张齐华与小学数学文化》主要内容简介:从*初课堂上蹒跚学步的“丑小鸭”,到如今众多数学教师心目中追随的“数学王子”,我见证了张齐华的成长过程。有人惊叹于他教学技艺的高速攀升,有人折服于他对数学课堂的深刻见解,亦有人陶醉于他对数学课堂的诗化演绎,而我却亲眼目睹了他——一位平凡而朴素的年轻人,因为热爱、执著和超越,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艺术王国里演绎精彩自我的真实历程。
相关资料
插图:在承认“数学是一种过程”的同时,我们也应清晰地意识到,作为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数学,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后,“凝聚”并积淀下了一代代人创造和智慧的结晶,我们有理由向学生展现数学所凝聚的这一切,引领学生通过学习感受数学的博大与精深,领略人类的智慧与文明。借此,教学尹始,我们选择从**常见的自然现象引入,引发学生感受圆的神奇魅力;探究结束,我们介绍了中国古代关于圆的记载,从宏观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认识视阈;*后,我们更是借助“解释自然中的圆”和“欣赏人文中的圆”等活动,帮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数学学习中层层铺染、不断推进,努力使圆所具有的文化特性浸润于学生的心间,成为学生数学成长的不竭动力源泉,让数学课堂摆脱原有的习惯思维与阴影,真正美丽起来。当然,“理想的课程”如何转化为“现实的课程”,这当中仍然有许多值得深切关注的话题。就拿本课教学而言,实施下来,应该说,学生对于“圆”这一冰冷图形背后所蕴涵的人文的、文化的特性的感受还是十分真切的,然而,作为问题的另一方面,对于基本的数学知识、数学技能的掌握,在教学后的反馈中也确实暴露出了一定的问题,尤其表现在部分学生对于圆的半径、直径等概念的理解不够到位,对于直径、半径及其与圆之间的关系的掌握不够透彻等。因而,今后我们在数学课堂演绎数学文化、数学精神等层面的同时,如何兼顾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如何使我们的课堂活中有实,实中见活,应该还是有一定的启示意义的。
作者简介
张齐华,男,江苏海门人,1997年参加工作,2004年调入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工作。一直致力于数学文化的探索与实践,曾代表江苏省参加全国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第七届教学观摩大赛并荣获一等奖,《人民教育》《小学教学》先后对其在数学文化领域的探索给予专题报道,2007年《中国教育报》专题报道了其数学课堂系列教学艺术。参与数学课程标准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并有10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女性生存战争
¥24.4¥66.0 -
性心理学
¥18.4¥58.0 -
偏见
¥19.0¥56.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4.4¥45.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2.5¥38.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8.1¥49.0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35.3¥49.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8.9¥56.0 -
西方哲学史
¥14.4¥38.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自卑与超越
¥15.5¥39.8 -
乡土中国
¥13.5¥26.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9¥15.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2.8¥32.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1.9¥36.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4.0¥36.8 -
如何阅读一本书
¥28.5¥50.0 -
如何阅读不同的文本
¥22.6¥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