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特色红薯高产栽培技术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35761712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22页
- 出版时间:2010-05-01
- 条形码:9787535761712 ; 978-7-5357-6171-2
本书特色
《特色红薯高产栽培技术》是无公害种植新技术丛书之一。
目录
节选
《特色红薯高产栽培技术》写的是:红薯,又名红苕、甘薯、白薯、地瓜、山芋、番薯等,属旋花科甘薯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蔓生草本植物,起源于墨西哥及从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到秘鲁一带的热带美洲,16世纪末从南洋引入中国。我国是世界上*大的甘薯生产国家,每年种植面积约6D。万公顷,约占世界甘薯种植面积的65.4%;年产量约12000万吨,占世界甘薯总产量的85.9%,在我国粮食作物中总产量排列第四位。红薯在中国分为5个产区:北方春薯区,包括辽宁、吉林、河北、陕西北部等地;黄淮流域春夏薯区,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甘薯总面积的40%;长江流域夏薯区,除青海和川西北高原以外的整个长江流域;南方夏秋薯区,北回归线以北的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南方秋冬薯区,北回归线以南的沿海陆地和中国台湾等岛屿。红薯产量高,适应性强,繁殖及栽培简便,原是我国四大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红薯)之一,也是工业原料和饲料作物。红薯含有较高的淀粉、可溶性糖、维生素C、胡萝卜素及其他维生素(维生素B-、维生素Bz、维生素E)、微量元素,是一种天然全价的滋补食品,且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明代著名医药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红薯蒸、切、晒、收,充作粮食,使人长寿少病”,并指出红薯“性平、味甘、无毒”,“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有补脾胃,养心神,消疮肿之功效。
相关资料
2.中期管理又叫分枝结薯阶段。这一阶段从植株长出分枝到拖秧封垄开始,春薯在栽后35~75天,夏薯在栽后20~35天,生长的重点由根系转到茎叶。这时候,地下部结薯数目已经稳定,薯块日渐增大,抓住这一时期的管理,对扩大叶面积,加速薯块的膨大很重要。注意几点:一是前期浇“拖秧水”;二是浅中耕、除净杂草和破垄晒白;三是早追肥,看苗长相,一般以追施氮素含量多的肥料为主;四是防治茎叶虫害,主要虫害有卷叶虫、红薯天蛾和斜纹夜蛾等。中后期管理即茎叶盛长、薯块相应膨大阶段。一般在春薯栽后60~110天,夏薯栽后40~70天。这个阶段红薯的生长中心是地上部茎叶。这段时期薯块增重约占到收获时总重量的30%~40%。田间管理应注意:一是开沟配套,防涝渍;二是追施催薯肥,以钾肥为主,防止疯长;三是保护茎叶,不要翻藤,但可适当整枝,打尖(顶);同时注意防治病虫害。3.后期管理又Ⅱq茎叶衰退薯块迅速膨大阶段。这一阶段的红薯生长中心转向薯块膨大,地上部茎叶生长逐渐缓慢直至停止,叶片从绿转淡绿,颜色由深逐渐变浅,呈衰退现象,薯块膨大的速度加快。除少数肥地出现“贪青”疯长,实行控苗外,一般这时的大田管理要求保护茎叶不使早衰,延长茎叶的功能期,促进薯块膨大增重。
-
常见树木图鉴
¥14.0¥48.0 -
流行草花图鉴
¥4.8¥13.0 -
清代雍正时期的京畿水利营田
¥11.9¥32.0 -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科技系列:中国古代农具
¥18.4¥58.0 -
花史左编
¥22.8¥68.0 -
齐民要术之语言特色研究
¥10.1¥26.0 -
中国古代农业
¥9.0¥25.0 -
种菜关键技术121题
¥5.6¥17.0 -
南方菜园月月农事巧安排
¥3.9¥10.0 -
中国粮食经济史(国家出版基金)
¥42.2¥75.0 -
城眼观乡:农业中国的农村怎样成了国家问题(1908—1937)
¥64.4¥88.0 -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
¥15.8¥45.0 -
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
¥25.5¥75.0 -
樱桃番茄新品种新技术
¥24.6¥38.0 -
香蕉枯萎病综合防控技术问答
¥25.0¥32.0 -
森林教育指南(修订版)(精)
¥171.0¥300.0 -
蜈蚣养殖实用技术
¥12.0¥20.0 -
身边常见的600种树木识别速查图鉴
¥59.1¥88.0 -
北方清洁供暖透视
¥15.4¥48.0 -
海葵鱼生物学和繁殖技术
¥21.1¥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