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古今中医肾病辨治精要

- ISBN:978750913766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14
- 出版时间:2010-05-01
- 条形码:9787509137666 ; 978-7-5091-3766-6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肾病的古今中医诊疗精要。上篇阐述了中医肾病的概念与范畴和发展源流、病因病机、常见症状、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常用方药、预防与调护;下篇详细介绍了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肾病综合征、尿路感染、肾结石病、狼疮性肾炎、高血压性肾损害、糖尿病肾病、痛风性肾病、急性肾衰竭、慢性肾衰竭等常见疾病。内容包括概述、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诊断与鉴别、治疗、古今效方精选、名家医论精华、医案选萃、预防与调护、现代研究概述。本书内容全面,展示了更加广泛的中医临床思维空间,充分体现了中医诊疗肾病的优势,适合各级中医、中西医结合肾病专科医师和医学院校师生参考阅读。
目录
第1章 中医肾病的范畴与概念
第2章 中医肾病学发展源流
第3章 肾病的病因病机
**节 病因
第二节 病机
第三节 预后与转归
第4章 肾病的常见症状
**节 水肿
第二节 腰痛
第三节 尿浊
第四节 尿血
第五节 眩晕
第六节 淋证
第七节 癃闭
第八节 关格
第5章 肾病的辨证要点
第6章 肾病的治疗原则
**节 常用治则
第二节 综合治疗
第7章 肾病的常用方药
**节 常用中药
第二节 常用方剂
第三节 常用中成药
第8章 肾病的预防与调护
**节 预防措施
第二节 调护要点
下篇 各 论
第9章 急性肾小球肾炎
**节 概述
第二节 病因病机
第三节 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第四节 诊断与鉴别
第五节 治疗
第六节 古今效方精选
第七节 名家医论精华
第八节 医案选萃
第九节 预防与调护
第十节 现代中医研究概述
第10章 慢性肾小球肾炎
**节 概述
第二节 病因病机
第三节 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第四节 诊断与鉴别
第五节 治疗
第六节 古今效方精选
第七节 名家医论精华
第八节 医案选萃
第九节 预防与调护
第十节 现代中医研究概述
第11章iga肾病
**节 概述
……
节选
《古今中医肾病辨治精要》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肾病的古今中医诊疗精要。上篇阐述了中医肾病的概念与范畴和发展源流、病因病机、常见症状、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常用方药、预防与调护;下篇详细介绍了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肾病综合征、尿路感染、肾结石病、狼疮性肾炎、高血压性肾损害、糖尿病肾病、痛风性肾病、急性肾衰竭、慢性肾衰竭等常见疾病。内容包括概述、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诊断与鉴别、治疗、古今效方精选、名家医论精华、医案选萃、预防与调护、现代研究概述。《古今中医肾病辨治精要》内容全面,展示了更加广泛的中医临床思维空间,充分体现了中医诊疗肾病的优势,适合各级中医、中西医结合肾病专科医师和医学院校师生参考阅读。
相关资料
对腰痛的论述,《内经》云:“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肾虚是腰痛的原因,《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日:“肾生骨髓”,《素问·四时刺逆从论篇》日:“肾主身之髓。”这说明肾具有主骨生髓的生理功能,肾中精气充盈,可以充养骨髓,骨质才能强壮,所以《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指出:女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男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素问·经筋》云:“足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下,并足太阴之筋,邪走内踝之下,结于踵。与太阳之筋合,而上结于内辅之下,并太阳之筋,而上循阴股,结于阴器,循脊内挟膂上至项。”指出肾所藏的精气灌溉于腰域,对腰起着滋养、温煦的作用。肾之经络贯脊络腰,足太阳之经布于腰部。肾中精气充足,腰主活动的功能才能正常。一旦肾的精气亏虚,骨髓失充,骨骼失养,腰脊不能得到温煦濡养,则发为腰痛。《金匮要咯》有“肾着”一证,言“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认为肾着为寒湿浸渍,阳气为寒邪所伤、足少阴肾脉经气凝滞不畅而成。治疗以温运肾阳,化湿散寒。清代医家程国彭说过:大抵腰痛,悉属肾虚,既夹邪气,必须祛邪,如无外邪,则惟补肾而已。淋证病位在膀胱和肾,与肝脾相关。古人把淋证分为石、劳、气、血、膏、寒、热7种,而以“诸淋”统之。隋·巢元方指出。石淋者,淋而出石也。肾主水,水结则化为石”,指出石淋的病源在肾。《备急千金要方》提出“五淋”之称,现代仍沿用五淋的名称。《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有治淋证的八正散、五淋散、石韦散,治腰痛的青娥丸、无比山药等。古代医家认为“淋有五,皆属乎热,热在下焦。”后世医家认为,其主要病机为湿热蕴结下焦,导致膀胱失司,伤阴损气,久之脾肾两虚,临床可见由实转虚,或虚实夹杂。淋证的治法,有忌汗、忌补之说。《金匮要略》认为“淋家不可发汗”,《丹溪心法·淋》指出:“血淋一证,须看血色分冷热,色鲜者,心、小肠实热;色瘀者,肾、膀胱虚冷。……若热极成淋,服药不效者,宜减桂五苓散加木通、滑石、灯芯、瞿麦各少许,蜜水调下。……痛者为血淋,不痛者为尿血。”“*不可用补气之药,气得补而愈胀,血得补而愈涩,热得补而愈盛。”此种说法应当视具体情况而论。
-
彩色图解黄帝内经
¥21.4¥68.0 -
中医入门必背歌诀
¥12.4¥38.0 -
中医诊断全书
¥18.7¥59.0 -
家庭实用百科全书养生大系:中国土单方
¥27.2¥68.0 -
野外认采草药彩色图鉴
¥21.6¥45.0 -
经络穴位按摩大全:彩图版
¥19.6¥69.0 -
神农本草经
¥21.7¥69.0 -
寻回中医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29.4¥49.8 -
彩色图解伤寒论
¥15.4¥45.0 -
彩色图解黄帝内经
¥19.9¥49.8 -
人体穴位随手查
¥20.4¥39.9 -
彩色图解金匮要略
¥14.5¥45.0 -
杏林传习十三经:黄帝八十一难经:难经本义 华佗中藏经
¥19.7¥48.0 -
刮痧拔罐针灸指南
¥23.3¥59.0 -
甲状腺外科领域的争议
¥68.9¥168.0 -
医路向前巍子给中国人的救护指南
¥26.8¥68.0 -
黄帝内经鉴赏辞典(文通版)
¥9.4¥28.0 -
活幼心书
¥5.6¥15.0 -
临床常用百药精解-国医精粹口袋书系
¥11.2¥32.0 -
针灸经络穴位速记手册-(第2版)
¥6.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