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21世纪小学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包邮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21世纪小学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33.5 (7.4折) ?
1星价 ¥33.5
2星价¥33.5 定价¥4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012147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
  • 页数:441页
  • 出版时间:2010-07-01
  • 条形码:9787300121475 ; 978-7-300-12147-5

本书特色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21世纪小学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站在专业化的高度,从对小学数学学科性质的认识出发来阐述小学数学课程的基本性质与主要任务,并以发展的眼光、现代的教育理念来论述小学数学课程的变革与发展,结合国际小学数学学科前沿发展以及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来分析今天的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无论是对课程目标的诠释,对课程内容的分析,对课堂活动的解剖,还是对学习类型的描述,对教学模式的归纳,以及对新的小学数学教育研究成果的介绍,都力图站在关注儿童的学习方式和认知发展的角度去论述。《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可作为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数学方向的必修课教材,或作为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使用,也可供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在教学研究中使用。

目录

**章 认识数学课程**节 数学的基本认识一、数学的性质二、数学的基本特征第二节 小学数学学科一、作为教育的数学二、对小学数学学科性质的再认识第三节 小学数学学科的性质与任务一、发展公民数学素养是基本的任务二、培养数学思维是实现数学素养发展的基本点三、提高将数学运用于现实情境的能力是发展数学素养的基本目标第二章 小学数学课程结构与目标的变革**节 小学数学教育的历史沿革一、国际小学数学教育的变革二、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第二节 小学数学课程结构的发展一、小学数学课程二、我国传统小学数学课程的特征三、国际小学数学课程的发展四、我国小学数学课程的发展第三节 小学数学课程目标一、小学数学课程目标概述二、国际小学数学课程目标发展三、我国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演变与发展第三章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节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构成一、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构成特征二、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第二节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改革与发展一、国际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变革二、我国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变革第三节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标准解读一、数与代数二、空间与图形三、统计与概率四、实践与综合运用第四章 儿童的数学学习过程**节 小学数学学习概述一、小学数学学习的分类二、小学生数学学习的不同层次三、学习中的认知迁移第二节 儿童数学认知学习的基本特征一、儿童数学认知的基本特点二、儿童数学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第三节 儿童数学能力的发展一、数学能力的概述二、儿童数学能力发展的差异性第五章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节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特征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性质二、小学数学课堂学习的心理过程特征三、交织着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第二节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参与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参与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和作用三、课堂学习中的师生影响第三节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基本构成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活动形式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活动结构第六章 小学数学教学组织的策略与方法**节 小学数学教学的组织策略一、教学组织策略的基本价值二、小学数学教学组织策略的主要特点三、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组织策略四、丰富的教学策略第二节 小学数学教学的组织原则一、教学原则概述二、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第三节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一、常见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三、教学方法与促进儿童的数学学习第四节 小学数学教学手段一、教学手段的概述二、常见的教学手段三、教学手段的整体优化第七章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节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概述一、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含义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性质三、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四、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特征第二节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二、教学对象分析三、学习需求分析第三节 小学数学教学方案的设计一、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设计二、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设计三、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与策略的设计四、小学数学教学媒体与手段的设计五、小学数学教学方案的撰写第四节 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设计一、小学数学教学目标设计的概念二、小学数学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原则三、小学数学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步骤四、小学数学教学目标设计的陈述技术第八章 小学数学的教学评价**节 小学数学课堂学习的评价一、课堂学习评价的意义二、过程性和发展性——课堂学习评价的两个重要策略三、丰富的评价手段与方法第二节 小学生的数学学业评价一、学业评价的目的与原则二、学业评价的主要方法三、评价方式的多样化第九章 小学数学概念学习**节 小学数学概念学习概述一、概念的构成与分类二、数学概念三、小学数学概念的基本特点四、儿童形成数学概念的过程第二节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组织的策略一、概念引入的基本策略二、概念构建的基本策略三、概念的巩固和运用第三节 儿童建构数学概念能力的培养一、影响儿童建构数学概念的主要因素二、构建数学概念能力的构成三、构建数学概念能力的培养第十章 小学数学运算规则学习**节 小学数学规则学习概述一、小学数学规则学习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二、各种不同的运算规则……第十一章 小学数学空间几何学习第十二章 小学数学统计与概论学习第十三章 小学数学问题解读学习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站在专业化的高度,从对小学数学学科性质的认识出发来阐述小学数学课程的基本性质与主要任务,并以发展的眼光、现代的教育理念来论述小学数学课程的变革与发展,结合国际小学数学学科前沿发展以及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来分析今天的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无论是对课程目标的诠释,对课程内容的分析,对课堂活动的解剖,还是对学习类型的描述,对教学模式的归纳,以及对新的小学数学教育研究成果的介绍,都力图站在关注儿童的学习方式和认知发展的角度去论述。《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可作为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数学方向的必修课教材,或作为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使用,也可供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在教学研究中使用。

相关资料

插图:于是,对于数学的本质属性,有学者认为不妨借鉴苏联的《哲学百科全书》中的解释,对什么是数学可以做这么一个回答:数学是一门撇开内容,只研究形式和关系的科学,而且首要的是研究数量的和空间的关系及其形式。一般说来,数学的研究对象可以是客观现实中的任何关系或形式,只要这些关系和形式在客观上能完全独立于它们的具体内容,同时又能精确地表达它们的概念。因此,数学可以定义为:在逻辑上是可能的、纯粹的(即抽去了内容的)形式科学,或者说是有关关系系统的科学。为此,我们似乎能获得这么一个简单的结论:数学是研究存在的(或称客观的、现实的)形式或关系的科学,即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研究。同时,数学还是研究思想的(或称主观的、先验的)形式或关系的科学,即数学是对数学世界的研究。此外,从数学的产生与发展历史看,数学还具有这样几个性质:其一,数学的对象是由人类发明或创造的;其二,数学的创造源于对现实世界和数学世界研究的需要;其三,数学性质具有客观存在的确定性;其四,数学是一个发展的动态体系。数学的基本特征一般认为,数学具有抽象性、逻辑严谨性和运用广泛性这三个特征。(一)抽象性我们知道,任何一门科学都不是直接面对现实对象的,而是处理我们通常所称的“模型”,即现实对象的抽象反映。数学则不同,它处理的往往是所有这些模型的抽象反映,是这些模型的一般模式,以概括同类对象或同类对象关系。显然,数学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客体而存在的、抽去了具体内容的一种形式科学,它用形式化、符号化和精确化的语言来表现一种“抽象的抽象”或“概括性的抽象”,它是以“一切性质的性质的抽象”而呈现的。因而,数学对象没有任何物质的和能量的特征,数学对象只有一个特征,那就是这些对象都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之中。例如,数学研究的“直线”是一种没有长短、粗细、轻重和颜色等任何物质特征的和能量特征的“理想化”的对象。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