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分
包邮天下之公器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01337569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94页
- 出版时间:2010-08-01
- 条形码:9787501337569 ; 978-7-5013-3756-9
本书特色
《天下之公器》: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目录
节选
《天下之公器》是作者从业以来的图书馆学论文选编,其中大部分曾陆续发表于各专业刊物。此次结集出版共分三个专题:资源建设、图书馆史和公共图书馆。另有部分相关文献收入附录。书中所收文章,反映了作者作者勤勉认真的治学精神、知行如一的实践探索和清新俊雅的文笔文风。从中,可以了解作者再有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亦可窥见近三十年来图书馆学研究和图书馆工作的脉络。《天下之公器》共39篇,分为资源建设、图书馆史、公共图书馆三个部分。作者将《天下之公器》定名为“天下之公器”,“公器”一词为全社会共有、共用名物之概称。他认为图书馆就是“天下之公器”,这种提法高度概括了图书馆的理念、精神和本质。图书馆这个“公器”理应成为保障公民教育、文化、信息权益的利器。
相关资料
插图:书史与文献信息史——与郑如斯、肖东发先生商榷郑如斯、肖东发二位先生编写的《中国书史》(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是中央电大图书馆专业的教材。本书出版后,以其丰富翔实的材料,深入浅出的论述,博得了广泛的好评,也受到了学员们的欢迎,是近年来书史研究中的集大成者。这是公论,也是笔者的看法。本篇商榷文字,也并非要指出《中国书史》有什么错漏之处,而只是想以此为出发点,探讨当前书史研究中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在关于中国早期图书的问题上,郑、肖二位先生有两个基本的观点:一、什么是图书?“图书是以传播知识为目的而用文字或其他信息符号记录于一定形式的材料之上的著作物”(第1页)。图书是“专为传授知识、供人阅读的著作”(第2页),与档案等文献是有区别的。并从这个观点出发,认定只有简策文献才是“我国*早的正式的图书”(第43页)。二、图书是何时产生的?图书是随着文字的出现而产生的。“有了文字,就有了创造书籍的基本条件……当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将文字刻写在各种各样的材料上,借以记录经验,阐述思想,并使之传播久远的时候,真正的书籍便开始出现了”(第27、28页)。因为甲骨文是中国现存*早的文字,所以书史研究便从甲骨文开始。这类观点并非《中国书史》的一家之言。自从刘国均先生的《中国书史简编》问世以来,各家的书史研究者都持类似的看法,只不过表述方式略有不同而已。然而这一似乎已成定论的观点却仍有商榷之必要。
作者简介
吴晞,原籍山东蓬莱,1955年生于北京。1982年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毕业。同年供职北京大学图书馆,任馆员、副研究馆员、研究馆员。1996年调任文化部图书馆司,任文献资源处处长。1998年起在深圳图书馆任职至今。现任深圳图书馆馆长,深圳市图书情报学会理事长,广东省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图书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图书馆学报》副主编,中国图书馆学会科普与阅读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公共图书馆》杂志主编。文化部优秀专家,深圳市政府津贴专家。多次领衔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曾荣获文化部首届“中国文化创新奖”。正式出版专著十余部、译著两部,发表论文五十余篇。
-
偏见
¥17.8¥56.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4.7¥36.8 -
自卑与超越
¥16.7¥39.8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3.5¥56.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自卑与超越-完整全译本
¥13.7¥39.8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3.1¥32.0 -
性心理学
¥18.4¥58.0 -
女性生存战争
¥20.8¥66.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西方哲学史
¥12.4¥38.0 -
儿童教育心理学
¥12.4¥38.0 -
乡土中国-彩色插图版
¥14.9¥39.8 -
怪癖心理学:解读种种怪诞现象背后的心里秘密
¥14.4¥36.0 -
苏联演变与民族问题研究
¥23.5¥48.0 -
理解人性
¥15.6¥39.8 -
精神分析的新方法
¥14.5¥39.8 -
文言浅说
¥8.2¥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