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求内外平衡的发展战略
读者评分
5分

包邮寻求内外平衡的发展战略

1星价 ¥10.5 (3.5折)
2星价¥10.2 定价¥30.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2条)
137***(三星用户)

中图网的书非常棒!

2021-05-31 15:19:07
0 0
cha***(三星用户)

非常满意非常满意

非常满意非常满意

2015-04-25 21:50:25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134386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48页
  • 出版时间:2010-07-01
  • 条形码:9787501343867 ; 978-7-5013-4386-7

本书特色

《寻求内外平衡的发展战略》是学津清谈讲座丛书第3编。

内容简介

《寻求内外平衡的发展战略》为时政类讲座丛书,共收入了13篇讲稿,讲演者都是来自国内外著名高校及科研机构的政、经、文化领域专家、学者。其讲演内容涉及中国的文明演进、经济改革、经济转型及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全球经济与中国经济状况,及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等。这些内容时效性较强,里面涉及了大量的*新统计数据,对本领域研究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目录

中国经济的“崛起”还是“再崛起”?——从宏观历史看/丁学良/1改革开放三十年/马立诚/9寻求内外平衡的发展战略/何帆/22文明演进与经济转型/叶文虎/34三十年法治进程的轨迹和曲线/江平/46世界金融危机与中国的应对/华如兴/56文化产业的创新与盈利模式的探索/陈建国/67用统计数据解读2009年世界经济/文兼武/81中国经济改革的道路选择与发展前景/赵春明/92对“中国经验”的几点社会学解读/郑杭生/101论实效主义的改革哲学——以农村土地产权改革为例/柯华庆/115金融危机后的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金灿荣/124重建文化中国的国际形象/金元浦/136
展开全部

节选

《寻求内外平衡的发展战略》为时政类讲座丛书,共收入了13篇讲稿,讲演者都是来自国内外著名高校及科研机构的政、经、文化领域专家、学者。其讲演内容涉及中国的文明演进、经济改革、经济转型及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全球经济与中国经济状况,及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等。这些内容时效性较强,里面涉及了大量的*新统计数据,对本领域研究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关资料

插图: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醒悟过来,于是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和对外开放,快速地追了上来。以目前的统计数字来看,中国现在的GDP大约占世界总数的13%到14%,这些资料说明,中国过去将近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很值得我们自豪,但是我们不要头脑太发热,因为我们即便到现在为止,还比不上100多年以前的中国。我强调的“再崛起”的含义还不仅仅是讲这些数字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强调在历史上,中华文明曾经是全世界*伟大的两个文明中心之一。到现在为止,中国的“再崛起”基本上是经济上的“再崛起”,还不是全面的“再崛起”。因为中国在历史上*强盛的时代,不仅给全世界提供*多的物质产品,同时也为人类提供多种多样的软力量,包括法律制度、政治制度、科学、文化、艺术和语言。比如,唐代是中华民族历史上达到顶峰的时期之一。在西方比较历史学大师们看来,唐代中国建成了政治、经济和军事等等的制度,它们不仅成为了唐代的标记,而且直到20世纪,在很多方面还继续影响着中国周边的文明,比如日本、朝鲜和越南,为他们提供了基本制度的样板。所以在中国的东北、西南和南部都是一些仿效唐代中国的稳定独立国,他们的文化深受中国影响。目前中国高速发展所欠缺的一面,就是在社会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社会总体文明的这些方面,所提供的示范效应远远比不上唐朝。在今天世界上,整体文明的示范力意义变得越来越大了。因为今天这个时代,全球化的速度越来越快、涉及面越来越广、涉及的层次越来越多,这个过程是无法阻挡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在过去30年的发展中取得了伟大成就,*突出的一点是,我们使中国人口中70%处于绝对贫困线以下的人民脱贫。现在中国还是有处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但是这个比例和30年前相比,已经大大地缩小了,而且随着中国综合经济能力的提升,再进一步使剩下的这些贫困人口脱贫,我们需要花费的时间不会那么久。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