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具身心智-认知科学和人类经验

- ISBN:978730807265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95页
- 出版时间:2010-07-01
- 条形码:9787308072656 ; 978-7-308-07265-6
本书特色
《具身心智:认知科学和人类经验》:尽管近些年心智的科学研究发展迅猛,但它一直很少从作为日常活生生经验的方面来关注对认知的理解。《具身心智:认知科学和人类经验》一书校正了认知科学中的这种褊狭,它为人类经验的自发和反思的维度提供了一个独特而精妙的理解。、瓦雷拉、汤普森和罗施认为:只有在科学的心智与经验的心智之间达成一种共识,我们才能更完整地理解认知。为了创造这种共识,他们在认知科学与佛教心理学之间开展了一场对话,并把这个对话置于同现象学和心理分析等其他传统的关系中。
目录
节选
《具身心智:认知科学和人类经验》内容简介:人类的心智(mind)和行为也许是宇宙间*顶端、*复杂也是*奇异的现象了,但人类只有通过自身的心智和行为才能认识和理解自己。无怪乎美国著名的认知神经科学家达玛西奥(A.Damasio)在研究意识时发出这样的感叹:“还有什么比知道如何知道更困难的事情呢?正因为我们有意识,才使我们能够,甚至不可避免地要对意识提出疑问,还有什么比认识到这一点更让人惊异和迷乱的呢?”“知道如何知道”——这正是认知科学的根本任务,而且也是促使其从哲学认识论中萌芽并*终在当代的哲学科学研究中枝繁叶茂的根本动力。
相关资料
插图:在接近该书的结尾部分,他写道:“世界与主体是不可分离的,与之分离的不过是一个作为投射世界的主体;主体与世界是不可分离的,与之分离的不过是一个作为主体自身投射的世界。”科学(以及就此而论的哲学)很大程度上一直选择忽视处于这种居间(entre-deux)或中道中的东西。的确,梅洛一庞蒂可能负有部分责任,至少在他的《知觉现象学》中,他把科学视为根本上是非反思的;他认为,科学朴素地假设了心智和意识的存在。的确,这是科学采取的一个极端姿态之一。19世纪的物理主义者心中的观察者常常被设想为一个客观地注视现象发生的无身(disembodied)之眼。或者换个比方,这样一个观察者可以被想象为一个认知主体,他降临到一个有待标示的未知的、客观实在的地球上。然而,对这一立场的批判又容易走向相反的极端。以量子力学中的测不准原理(indeterminacy principle)为例,它往往会支持一种主观主义,这种主观主义认为心智依其自身而“建构”了世界。但是当我们回到自身,将我们自己的认知作为我们的科学的主题时——它正好是新一代认知科学企图达到的——这两种立场(无身之观察者的假设,以及无世界的(dis-worlded)心智的假设)无论如何都是不充分的。我们一会儿再来讨论这个问题。现在,我们打算更准确地谈谈这个已经开始进行这一转向的科学。科学的这一新分支是什么?
作者简介
作者:(智利)F.瓦雷拉 (加拿大)E.汤普森 (美国)E.罗施 译者:李恒威 王球 于霞 等瓦雷拉(F. J. Varela),1946年生于智利,2001年5月28日病逝于巴黎瓦雷拉是一名生物学家、认知科学家、哲学家和佛教静心修行者他曾任巴黎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研究主任、巴黎综合理工大学的认知科学和认识论教授瓦雷拉一生的主要著作包括Principles of Biological Autonomy(1979)、Autopoiesis and Cognition The Realization of the Living(1980)(与马特拉纳合著)、The Tree of Knowledge(1987)(与马特拉纳合著)、The Embodied Mind:Cognitive Science and Human Experience(1991)(与汤普森和罗施合著)等瓦雷拉是认知科学中生成认知识研究纲领的主要倡导者,此外,在意识科学中提出了神经现象学的研究纲领。汤普森(E.Thompson),汤普森现就职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哲学系,是一名在认知科学、现象学和心智科学领域从事研究的哲学家。他目前是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Phenomenology and the Cognitive Sciences的主任之一,是Phenomenology and the Cognitive Sciences杂志的编委、其主要著作包括Mind in Life:Biology, Phenomenology ,and the Sciences of Mind(2007)、Colour Vision:A Study in Cognitive Science and the Philosophy of Perception(1995)、The Embodied Mind:Cognitive Science and Human Experience(1991)(与瓦雷拉和罗施合著)。罗施(E.Rosch),罗施是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在范畴化研究方面,她提出了著名的原型理论:在宗教心理学方面,她*近的研究旨在表明佛教和西方宗教中的沉思传统对当代心理学的意义。她在认知心理学和宗教心理学领域发表过一系列论著,其主要著作包括The Embodied Mind:Cognitive Science and Human Experience(1991)(与瓦雷拉和汤普森合著)、Cognition and Categorization(1978)(与劳埃德合编)。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0¥36.8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自卑与超越
¥13.7¥39.8 -
西方哲学史
¥12.4¥38.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8.9¥56.0 -
儿童教育心理学
¥12.4¥38.0 -
自卑与超越-完整全译本
¥13.7¥39.8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0 -
性心理学
¥24.3¥58.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35.3¥49.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5.7¥49.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9¥15.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10.0¥36.0 -
文言浅说
¥9.8¥24.0 -
乡土中国
¥13.5¥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