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与无线的恩恩怨怨-等待香港

包邮我与无线的恩恩怨怨-等待香港

1星价 ¥12.9 (3.8折)
2星价¥12.6 定价¥34.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8076722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29
  • 出版时间:2010-08-01
  • 条形码:9787308076722 ; 978-7-308-07672-2

本书特色

《我与无线的恩恩怨怨》是“等待香港”系列的*后一部。启播于一九六七年的香港无线台,从躁动社会的一支镇定剂,到成为香港社会的“大家庭”,逐渐代替了香港人的心和脑。林奕华则从早期tvb的员工,一步步出走、远离,亲历了无线的“黄金十年”,亲见了“新浪潮”的搁浅滩头,从头细说往事,四十年“爱恨情仇”,痛骂笑赞的淋漓文字,全不似史书格式,却为无线立下了别样的传记。

内容简介

“等待香港”撷取了林奕华近二十年来在香港、伦敦以及其他各地写下的关于香港的长短文字,书名取材自贝克特的经典荒诞剧《等待戈多》,仿佛心中有个等的对象,而我们可以做的就只是被动地等待。香港是个同样荒谬的地方,香港以什么方式存在?还可以什么方式存在?
无线的昨天与今天,各时代领军人物,从周梁淑怡到今日之陈志云;无线四十年剧集盘点,《家变》、《杨门女将》、《妙手仁心》、《倚天屠龙记》、《男亲女爱》、《溏心风暴》、《金枝欲孽》……眼光狠辣,足以惹怒众多看tvb长大的内地粉丝;“大丑闻”,大愤怒,远至黎明“自杀”,中至偷拍阿娇,近到艳照门、隐婚门,尤以《陈冠希作为比喻的a to z》的九千字长文振聋发聩;隐藏各处的轶事,等读者挖掘。

目录

代序 岁月风云不改
ⅰ 我与无线的恩恩怨怨
我与无线电视的恩恩怨怨(上)
我与无线电视的恩恩怨怨(下)
吴征亚视
谁在“造”电视?
三十年不变
我是个无线孤儿
香港电视圈烂gag文化
今天你无线了没有?
独一皇朝
网与墙
审查制度
周梁淑怡
十五个陈志云是香港之子的理由
ⅱ 我爱你爱电视剧
我爱你爱电视剧
没有帝女哪有花
隔世救不了未来
做戏咁做
白袍加身
戏与气
倚天屠龙记
杨门女将
男亲女爱
丑与蠢
肥瘦因缘
溏心风暴
*破坏创作生态的“环保剧”
师奶与主妇
题目的创意
斗争那一套
主旋律剧
港剧的类型
港剧影响
港剧之家
骨与肉
主流港剧女
爱情方程式
哀艳的浪漫
四十年的头十年
甘国亮
hong kong version of the devil who wears prada
长剧丹青
作者编剧
附文 程思嘉
相见好
storytelling
当年慈母
雪妮
ⅲ 香港秀
英国的改革
废话奥运
香港人的希望在内地
在八卦和是非以外
学问
shall we bank on 郑裕玲?
*令人不安的台庆
笑不出声
告别梦幻的香港选秀
选美男的学与问
细世界
志云饭“局”
ⅳ 单向欲望,集体焦虑
这里是香港
是非
一对怨偶
偶像
有失明星身份
印象pie
普罗大众的life style
明星与自由
她必须死两次
单向欲望,集体焦虑
豪门情结与皇室想象
由自杀想起
性的八卦
赌王的大师班
美容关系
块肉余生记之great expectations
有种香港式偏见叫deep v
人心博人心的行为艺术3分39秒
ⅴ 十五分钟身败名裂
天王是怎么自杀的
由吊带裙说起
脱裤时代
阿娇哭了
防火防风防走光
十五分钟身败名裂
艳照是怎样拍成的
陈冠希作为比喻的a to z
明哥和黎达达荣的“浪漫西游记”
谁和谁真的在一起
hijack刘德华
附录 解说香港流行文化的十大基因
展开全部

节选

《等待香港:我与无线的恩恩怨怨》内容简介:戏剧本来就是让人学习如何在理智与感情之间游走。身份是旁观者.感受可随投射程度增减,观众其实也是角色,只是他在暗。剧中人在明:他在高处,剧中人是风景。上帝的高度使观者得以从他人的命运观照和省察自己的那一份,现实中不可能得到的位置正是戏剧工作者给予人们的权力,它必然珍贵,也必须珍贵。那是我对戏剧的理解与期望。你看了我的书就会知道,为什么我对TVB持不同的意见,我是无线的革命党。

相关资料

当林奕华告诉我,他的新书以《等待香港》作系列名称的时候,我只直觉地感到不大妥贴,几时轮到林奕华巴巴等待了?这么被动,这么可耻,这么谦和的字眼,根本从来在他的字典找不到,不过大抵他的忠实读者都心知肚明,封面后边不会不是一座血淋淋的斗兽场,凡被点名出场的,不是倒霉的老虎便是时运低的狮子,统统要在众目睽睽下接受他无情的鞭挞。 ——迈克 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简称“无线”,是香港**家免费电视台。 四十年来,在香港人的词典里写下了“电视就是无线,无线就是电视”。 我一直相信,如果不是tvb, 香港人根本不可能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学会如何飞上枝头,晋身浮华世界。 现实中许多人的生活,都俨如由无线编剧所写。 电台是一种tvb,报刊是一种tvb,网络也是一种tvb。 如果无线是个大家庭,我情愿是个孤儿。

作者简介

林奕华,横跨剧场、舞蹈、电影、教育等不同领域的香港多栖创作人、批评家。中学时在香港丽的电视与无线电视任编剧。毕业后与友人共同组建前卫剧团“进念·二十面体”。一九八九至一九九五年旅居伦敦期间,自组“非常林奕华”舞蹈剧场。一九九五年回港后致力推动舞台剧创作,编导作品超过四十部,并与不同媒体、不同城市的艺术家及团体合作。一九九九年获香港艺术家年奖。近期舞台代表作有《张爱玲,请留言》、《十八相送 十八个与爱人分手的故事》、《半生缘》、《包法利夫人们》、《水浒传》及《华丽上班族之生活与生存》等,除香港外,表演足迹踏遍伦敦、布鲁塞尔、巴黎、新加坡、澳门、台北、北京、上海、南京、杭州、西安、重庆等各大城市。一九九四年凭电影《红玫瑰与白玫瑰》获台湾金马奖*佳改编剧本奖。出任香港影展、柏林影展等多个海内外电影节评审委员。在数个香港电视与电台节目中担当主持或评论人。自一九九七年起至今担任香港大学通识教育、香港浸会大学人文素质教育、香港演艺学院人文学科讲师。其批评文章散见《新京报》、《南方都市报》、《外滩画报》、《上海一周》、《明日风尚》、《号外》等各地报章杂志。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