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2208663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47页
  • 出版时间:2010-08-01
  • 条形码:9787122086631 ; 978-7-122-08663-1

本书特色

《新编大学化学实验(4):综合与探究》为大学化学实验新体系系列教材之一。

目录

**部分综合性实验1实验1.1 4A分子筛的合成及吸水性能测定1实验1.2 BaTiO3纳米粉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及其表征4实验1.3 聚苯胺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的制备与表征6实验1.4 微乳液中反式12二苯乙烯的光异构化反应9实验1.5 聚砜链段的可控聚合及黏度分子量的测定12实验1.6 26吡啶二甲醛的合成与结构表征15实验1.7 酸性橙Ⅱ的合成及其染色实验18实验1.8 多步反应制备2硝基13苯二酚及其比移值的测定20实验1.9 多步反应制备环戊酮及其折射率的测定22实验1.10 Sonogashira偶联反应24实验1.11 二氯二茂钛的制备26实验1.12 环己烯的制备28实验1.13 己二酸的制备30实验1.14 掺杂聚吡咯纳米纤维的合成31实验1.15 水杨酸掺杂合成管状聚苯胺34实验1.16 乙酰水杨酸的合成和红外光谱的测定36实验1.17 外消旋α苯乙胺的合成和拆分40实验1.18 水杨酸甲酯(冬青油)的合成和红外光谱测定44实验1.19 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46实验1.20 苯并咪唑类卡宾的合成及其在苯偶酰合成中的催化应用50实验1.21 Biginelli反应——多组分一锅煮反应52实验1.22 135三苯甲酰肼硫脲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对阴离子的萃取研究54实验1.23 2(α羟基)乙基苯并咪唑的合成及其配位能力的研究57实验1.24 聚苯胺的化学合成与表征58实验1.2 5 相转移催化法合成77二氯双环[4.1.0]庚烷61实验1. 6浊点萃取分离分析环境样中苯酚65实验1.2 7 β环糊精交联树脂合成及分离分析微量铜66实验1.28手性氨基酚Betti碱的合成和拆分67实验1.29 1234四氢咔唑的合成71实验1.30 Jones试剂氧化胆固醇反应73实验1.31 联苯甲酸的合成76实验1.32 7二乙氨基2乙酰基香豆素的微波合成及其光谱性能研究78实验1.33肉桂酸乙酯的微波辐射合成与分析80实验1.34乙酰基二茂铁的合成、分离与表征84实验1.35二茂铁基甲酰丙酮的合成88实验1.36烯胺酮的合成及其配位反应89实验1.37(三羰基)·(135三甲基苯)合钼的合成91实验1.38金属酞菁配合物的合成和性能测定93实验1.39 5亚苄基巴比妥酸的合成及结构表征96实验1.40 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质研究99实验1.41 DL萘普生的制备与拆分102实验1.42 三(8羟基喹啉)合铁的制备和性质107实验1.4 3 11′联2萘酚(BINOL)的合成及拆分110实验1.44联烯的合成及1HNMR谱图表征112实验1.45 农药苯磺隆的制备115实验1.46 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的合成118实验1.47 植物生长调节剂——24二氯苯氧乙酸的合成和含量分析120实验1.4 8 DielsAlder反应合成双环化合物124第二部分 探究性实验128实验2.1 菠萝香料环己氧乙酸烯丙酯的合成128实验2.2 抗关节炎新药中间体35二芳基吡唑啉的合成129实验2.3 高氯酸盐催化下的4(3H)喹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130实验2.4 不同形貌纳米聚苯胺的合成131实验2.5 铁磁性导电聚苯胺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和表征132实验2.6 主客体分子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133实验2.7 超微圆盘电极的制备及电化学表征136实验2.8 CmsCm季铵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质研究137实验2.9 表面活性剂与卵清蛋白的相互作用138实验2.10 TiO2纳米晶的合成与光催化性质140实验2.11 SnS2纳米片的合成与光催化性质141实验2.12 二氧化硅光子晶体的制备142实验2.1 3含二茂铁基肼基二硫代甲酸酯希夫碱及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144实验2.14壳聚糖的制备与表征146
展开全部

节选

《新编大学化学实验(4):综合与探究》共包括四个分册:基础知识与仪器、基本操作、仪器与参数测量、综合与探究。《新编大学化学实验(4):综合与探究》是第四分册。《新编大学化学实验(4):综合与探究》在化学一级学科的基础上安排实验内容,共包括62个实验,每个实验都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二级学科,其中综合性实验48个、探究性实验14个,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新编大学化学实验(4):综合与探究》内容广泛而新颖,可作为化学、化工、材料、环境、生物、制药等专业的本科生实验教材,也可供从事化学实验和科研的相关人员参考。

相关资料

插图:由于有机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表面效应、量子效应及局域场效应等大结构特性,表现出一系列与普通多晶体和非晶体物质不同的光、电、力、磁等性能,因此有机纳米材料的制备、结构以及应用前景的开发,将成为21世纪材料科学研究的新热点。然而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与手段直接影响纳米材料的结构、性能及应用,所以发展高效纳米材料制备技术十分重要。溶胶一凝胶(solgel)法是制备纳米粉的有效方法之一。该方法的简单原理是:钛酸四丁酯吸收空气或体系中的水分而逐渐水解,水解产物发生失水缩聚形成三维网络状凝胶,而Ba2十或Ba(OAc)2的多聚体均匀分布于网络中。高温热处理时,溶剂挥发或灼烧一Ti一O_一Ti一多聚体与Ba(OAc)2分解产生的BaCO3(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在形成BaTiO3前有BaCO3生成),生成BaTIO3。纳米粉的表征方法可以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比表面积测定、红外透射光谱等方法,本实验仅采用XRD技术。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