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

包邮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

1星价 ¥14.2 (4.9折)
2星价¥14.2 定价¥29.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1313694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41页
  • 出版时间:2010-08-01
  • 条形码:9787111313694 ; 978-7-111-31369-4

本书特色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以理论够用、面向实际、强化实践应用能力为基本原则编写,力求实现计算机网络教材与教学的创新。全书以计算机网络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为重点,以计算机网络测试与故障诊断为创新点和突破点,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的实际,以较大篇幅介绍了计算机网络测试及故障诊断,并辅以丰富而详细的故障诊断案例。《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以计算机网络应用及技术为切入点,有机地将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主流技术、网络基本构建、网络故障诊断等内容融合在一起:在网络知识结构方面实现从基础理论到主流技术应用的融合。在传输介质方面实现从有线网络到无线网络的融合。在网络类型方面实现从局域网到因特网的融合。在网络工程方面实现从网络设计互连到网络安全管理的融合。在设备配置方面实现从服务器搭建到网络设备配置的融合。在网络管理维护方面实现网络测试与故障诊断的融合。《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还配有大量实验指导,方便教学和自学。

目录

出版者的话前言教学建议第1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1.1 计算机网络概述1.1.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1.1.2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1.1.3 计算机网络的构成1.1.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2 网络通信基本概念1.2.1 数字信号与数字通信系统1.2.2 网络性能1.2.3 通信方式1.2.4 数字信号编码1.3 传输介质1.3.1 有线传输介质1.3.2 无线传输介质1.4 网络拓扑结构1.5 复用技术1.5.1 频分复用技术1.5.2 I~十分复用技术1.5.3 码分复用技术1.5.4 波分复用技术1.6 网络交换技术1.6.1 电路交换技术1.6.2 分组交换技术1.7 网络体系结构1.7.1 网络协议和网络体系结构的概念1.7.2 OSI参考模型1.7.3 YCP/IP体系结构1.7.4 0SI参考模型和TCP/IP体系结构的比较习题第2章 因特网2.1 因特网的网络结构与管理2.1.1 因特网的网络结构2.1.2 因特网的管理2.1.3 ISP2.2 因特网接入技术2.2.1 XDSL接入技术2.2.2 以太网接入技术2.2.3 无源光网络接入技术2.2.4 混合光纤同轴电缆接入技术2.2.5 电力线通信接入技术2.2.6 移动无线接入技术2.3 网络层2.3.1 IPv42.3.2 IPv62.3.3 因特网地址2.3.4 其他协议2.4.传输层2.4.1 协议端口2.4.2 TCP2.4.3 UDP2.5 因特网应用2.5.1 HTTP2.5.2 FTP2.5.3 E-mail协议习题第3章 以太网3.1 局域网概述3.1.1 局域网特性3.1.2 IEEE802局域网标准3.1.3 以太网的发展3.2 交换局域网3.2.1 交换局域网结构3.2.2 交换机3.3 现代以太网技术3.3.1 快速以太网3.3.2 千兆以太网3.3.3 万兆以太网3.4.虚拟局域网3.4.1 VLAN概述3.4.2 VLAN实现方式3.4.3 Trunk链路和VTP域习题第4章 无线局域网4.1 无线局域网的组成4.1.1 无线局域网的物理组成4.1.2 无线局域网的逻辑结构4.1.3 无线局域网的组网结构4.1.4 无线局域网的互连设备4.2 无线局域网标准4.2.1 IEEE802.1 1系列标准Y4.2.2 蓝牙4.2.3 红外线IrDA4.3 无线局域网的管理及安全4.3.1 集中式管理4.3.2 AP的信道划分4.3.3 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技术4.3.4 无线局域网的安全防范习题第5章 网络互连5.1 网络层次结构5.1.1 接入层5.1.2 分布层5.1.3 核心层5.1.4 出口层5.2 网络路由5.2.1 网络路由的原理5.2.2 路由协议5.3 路由器技术5.3.1 路由器的功能和原理5.3.2 路由器的硬件结构5.3.3 路由器的网络连接5.3.4 路由器的配置方式5.3.5 路由器的配置模式5.4 NAT技术5.4.1 NAT原理5.4..2 NAT类型5.4.3 N.AT实现5.5 VPN技术5.5.1 VPN概述5.5.2 隧道技术与协议5.5.3 VPN分类习题第6章 网络服务6.1 网络服务模式6.1.1 客户/服务器模式6.1.2 浏览器/服务器模式6.1.3 对等网络模式6.2 硬件服务器架构及类型6.2.1 服务器的架构6.2.2 服务器的类型6.2.3 服务器选型6.3 常用网络服务6.3.1 Web服务6.3.2 DNS服务6.3.3 DHCP服务6.3.4 E-mail服务6.3.5 FTP服务6.3.6 代理服务6.4 Windows Server中的域与活动目录6.4.1 活动目录概述6.4.2 活动目录与DNS的关系6.4.3 活动目录用户账户6.4.4 活动目录组6.4.5 组策略6.5 WindowsServer2008服务器系统6.5.1 WindowsServer2008关键技术6.5.2 WindowsServer2008新特性习题第7章 网络安全与管理7.1 网络安全概述7.1.1 网络安全的概念7.1.2 安全标准7.1.3 安全产品7.2 安全漏洞与网络攻击7.2.1 安全漏洞7.2.2 攻击类型7.2.3 攻击手段7.3 网络防御7.3.1 网络防御策略7.3.2 防火墙7.3.3 入侵检测7.3.4 安全审计7.3.5 木马与病毒防范7.4 网络管理7.4.1 网络管理概述7.4.2 SNMP协议7.5 网络管理软件7.5.1 网络管理平台7.5.2 网络管理工具习题第8章 网络测试与故障诊断8.1 网络测试与故障诊断概述8.1.1 网络测试的分类8.1.2 故障诊断原则8.1.3 故障诊断方案8.1.4 故障诊断方法8.1.5 故障诊断工具8.1.6 故障诊断步骤8.2 物理层故障诊断8.2.1 双绞线测试8.2.2 光纤测试8.2.3 物理层故障诊断案例8.3 数据链路层故障诊断8.3.1 交换机故障诊断8.3.2 网卡故障诊断工具8.3.3 ADSL设备及网络故障诊断8.3.4 数据链路层故障诊断案例8.4 网络层故障诊断8.4.1 网络层状态检测8.4.2 网络连通性测试8.4.3 网络路由诊断8.4.4 无线局域网故障诊断8.4.5 网络层故障诊断案例8.5 传输层与应用层故障诊断8.5.1 网络协议分析软件Wireshark8.5.2 网络传输性能测试工具Chariot8.5.3 应用层测试方法8.5.4 传输层与应用层故障诊断案例习题第9章 网络编程与网络工程9.1 网络编程开发9.1.1 简单网络聊天程序9.1.2 获取主机自身IP地址9.1.3 DNS应用模拟实现9.2 网络方案设计9.2.1 家庭上网解决方案9.2.2 中小型企业网络解决方案9.2.3 高校数字校园解决方案9.3 网络系统集成9.3.1 需求分析9.3.2 项目招标和投标9.3.3 系统设计9.3.4 工程施工9.3.5 测试验收9.3.6 应用及维护习题实验指导第1章 实验实验一双绞线制作实验二拓扑结构设计第2章 实验实验三使用宽带路由器组建局域网实验四ADSL因特网接入第3章 实验实验五以太网组建实验六交换机基本配置实验七Packet Tracer模拟器基础实验八VLAN设置实验九VTP设置第4章 实验实验十无中心Ad.Hoc连接模式实验十一有中心Infrastructure连接模式实验十二无线网络安全配置第5章 实验实验十三路由器配置基础实验十四静态路由协议配置实验十五RIP路由协议配置实验十六NAT配置第6章 实验实验十七WindowsServer2008实验实验十八DHCP服务器配置实验十九Web服务器配置实验二十FTP服务器构建实验二十一配置DNS服务器第7章 实验实验二十二网络扫描实验二十三天网软件防火墙应用实验二十四Cisco PIX硬件防火墙配置第8章 实验实验二十五双绞线与光纤测试实验实验二十六数据链路层测试及故障诊断实验实验二十七网络层测试与故障诊断实验实验二十八传输层与应用层测试及故障诊断实验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内容从网络技术应用及实践的角度出发,将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主流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构建、故障诊断等内容融合在一起。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基础、因特网、以太网、无线局域网、网络互连、网络服务、网络安全与管理、网络测试与故障诊断、网络编程与网络工程等知识模块。全书按照基础理论、主流技术、主流应用、工程实践的顺序组织内容,实现了从基础理论到主流技术应用的融合。书中包含大量的实践内容,每个章节都有对应的实验项目。《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既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实践性,又包含了**的网络理论基础,适合作为高校各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材,也可供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爱好者阅读、实验。

相关资料

插图:第1章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网络的出现是20世纪*伟大的科学成就之一,其发展速度超过了任何一门其他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21世纪是一个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谁掌握了网络控制权,谁就掌握了信息控制权,谁掌握了信息控制权,谁就掌握了世界。网络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它改变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社会发展产生了不可逆转的影响。因此,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是时代发展的需要。1.1 计算机网络概述1.1.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简单地讲,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并随着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在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5个阶段。1.**代计算机网络——单机系统**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发展时期是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是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这一阶段的计算机体积庞大,价格昂贵,不可能每个人单独使用一台计算机。所以,所有用户使用终端(包括显示器和键盘,而无CPU、硬盘等硬件设备)来连接同一台主机,将数据录入到主机,通过集中控制的输出设备读取主机的处理结果。随着远程终端的增多,必须使用电话网将远程终端和主机相连,并增加前端处理机或通信控制处理机来专门负责主机与远程终端之间的通信,而主机专注于数据处理。这样就形成了以单个主机为中心、面向终端的**代计算机网络。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航空公司建成的航空订票系统SABRE-1,就是由一台计算机与分布在全美国的2000多个终端通过电话网连接组成的**代计算机网络。2.第二代计算机网络——因特网诞生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发展时期是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80年代。这一时期,随着人们对多台计算机互连的需求和分组交换技术的出现,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了从ARPANET[因特网发展的过程。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推出分组交换技术,建立了**个分组交换网ARPANET。70年代中期,ARPA开始研究多种网络互连技术,建立只有几个结点的互联网,并形成今天因特网的雏形。1983年,TCP/IP成为ARPANET的标准,使所有使用TCP/IP协议的计算机实现互连。此时,因特网正式诞生。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