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30311293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95
- 出版时间:2010-08-01
- 条形码:9787303112937 ; 978-7-303-11293-7
内容简介
一个社会较理想的人文状态应该是拥有广泛的阅读群体,他们通过阅读提升自我的思想和审美境界,领悟人类精神是如何围绕着“真善美”的中心进行着千年不息的努力。这可以进而使他们领会到人文这种“无用之用”的可贵和必要,并学会尊重自己的母语文化与文学。本书精选了中国古代现代以及外国文学以供大学生阅读赏析。本书是大学公共课系列教材之一。
目录
邶风·击鼓
渔父
西北有高楼
白马篇
古风(其十九)
秋兴八首(其一)
无题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屋俭
青玉案·元夕
暗香(旧时月色)
(双调)庆东原
先秦诸子语录
冯谖客孟尝君
秋水(节选)
节选
《大学语文新读本》内容包括:渔父西北有高楼先秦诸子语录、冯谖客孟尝君、中国现当代文学部分、沙扬娜拉、相信未来、回答、一棵开花的树、复仇、鸭窠围的夜、论快乐、独立宣言、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爱是艰难的等。
相关资料
《渔父》一文存在两大疑问。其一,关于作者,历来说法不一。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曾明确指出:“《渔父》者,屈原之所作也。”但又说:“楚人思念屈原,因叙其辞以相传焉。”其言前后矛盾,从此众说纷纭,或认为是屈原所作,或认为是楚人悼念屈原所作。今人一般都认为此文并非屈原所作。但无论作者是谁,本文都不失为一篇展现屈原伟大人格的力作。其二,关于文章的内容,可以理解为实有其事,但也可能是通过自设问答的形式表现屈原内心的矛盾。屈原和渔父的对话实际上反映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展现了两种不同的价值观。一个与世推移,随波逐流;一个深思高举,遗世独立。一个和光同尘,顺天应人;一个洁身自好,坚守理想。一个避世隐身,全身远害;一个宁赴湘流,以身殉国。通过二者的对比映衬,更凸显屈原志尚高洁、不随流俗、忠贞为国、至死不渝的崇高品格。虽然文中屈原、渔父两个形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作者在二者之间也有自己明确的选择,但对于渔父所持的人生态度,作者也并未给予否定和批判。《渔父》的价值在于相当准确地写出了屈原的思想性格,而与此同时,还成功地塑造了一位高蹈遁世的隐者形象。后世众多诗赋词曲作品中吟啸烟霞的渔钓隐者形象,从文学上溯源,都不能不使我们联想到楚辞中的这篇《渔父》。“渔父”意象寄托着中国文人对这种与世无争的超然生活的向往。渔父是真正的隐者,留给世界的是一个飘逸的背影,乘扁舟漂游水上,自然、惬意、无拘无束。得意时出仕兼济天下,失意则归隐吟风啸月,是中国文人千载不变的人生轨迹。因此,后世文人面临挫折时,“渔父”意象总能够触发情思,让他们吟咏不绝。
-
女性生存战争
¥20.8¥66.0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0¥36.8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自卑与超越
¥14.3¥39.8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1.6¥36.0 -
自卑与超越-完整全译本
¥14.3¥39.8 -
儿童教育心理学
¥12.4¥38.0 -
西方哲学史
¥12.4¥38.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6.2¥49.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0.2¥56.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性心理学
¥18.4¥58.0 -
乡土中国-彩色插图版
¥14.9¥39.8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怪癖心理学:解读种种怪诞现象背后的心里秘密
¥12.2¥36.0 -
文言浅说
¥10.1¥24.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10.0¥36.0 -
苏联演变与民族问题研究
¥23.5¥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