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2010中国工业发展报告国际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工业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0961054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
- 页数:724页
- 出版时间:2010-08-01
- 条形码:9787509610541 ; 978-7-5096-1054-1
本书特色
《2010中国工业发展报告:国际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工业》由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
目录
节选
《2010中国工业发展报告:国际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工业》内容简介:2010年《中国工业发展报告》的主题是“国际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工业”。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归根结底是经济关系的严重失衡,而危机则是强制性和破坏性地克服或者解脱严重失衡状况的过程。那么,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世界经济是否也是在严重失衡中强制性和破坏性地发生了趋向平衡的现象,中国工业在其中以及今后发挥和将会发挥怎样的作用呢?
相关资料
插图:(1)中国的现实情况。30多年来,工业是中国改革开放*前沿、*深刻的领域,也是中国目前国际竞争力*强的产业。但是,中国工业化的过程还没有完成。尽管从经济产出的构成看,工业已经占有很高比重,似乎已达到工业国的标准(其实,中国工业的比重还没有达到发达国家曾经达到的比重),但从人口和劳动力结构看,农业仍然占很高的比重,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主要是工业转移的过程远未完成。作为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发展中大国,解决正在面临和将要面临的几乎一切重大和长远的经济社会问题,都高度依赖于重化工业的长足发展。只有形成发达的重化工业,才能解决中国城镇化、交通运输、资源开发、水利工程、环境保护和国土治理以至国家安全、民生福利等问题。所以,建设更为强大的工业,仍然是相当长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心内容。而且,从工业本身的技术特征看,中国工业总体上仍处于规模收益递增时期。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增加工业投资和扩大工业规模仍然具有客观必然性和效益合理性。这是各地具有发展工业的强烈愿望的经济学根源。(2)工业增长和发展出现的问题。工业对中国改革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所面临的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本质上是由于工业率先改革开放而其他大多数领域相对滞后所产生的,不应都被归结为工业发展本身的问题。例如,由于社会保障制度、土地制度、环境保护制度、资源开发利用制度等的变革落后于工业所产生的一些问题,不应被归结为工业发展的恶果。人们常常指责工业消耗了资源。其实,从根本上说,恰恰是工业创造了“资源”:地球上以及太空中的物质是“资源”还是“废物”,完全取决于工业技术能力和需求。如果没有工业,地球上的大多数物质都不是“资源”。有了发达的工业,才能节约或高效率使用地球物质,包括土地、水、矿物等。人们还常常指责工业破坏了环境。其实,工业是保护和改善人类居住环境的经济基础。如果没有工业,人口密集的中国不可能保持青山绿水,荒凉贫瘠的土地难以成为适合人们居住生活的地方。有了发达的工业,保护和改善环境才能成为现实和可行的目标。(3)中国工业的社会责任的历史使命。由于工业是就业的*有效方式之一,因此在现阶段,工业发展的民生意义具有根本性和基础性。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工业化,使数亿中国人能够越来越多地享受工业文明的成果;但13亿中国人中的大多数(主要是农民)仍在期待着工业文明到来,期盼着工业文明带来的福利。从这个意义上说,工业化不仅仍然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而且是*大的民生事业。
-
博弈论
¥10.9¥38.0 -
世界贸易战简史
¥17.9¥52.8 -
曾国藩的经济课
¥24.1¥68.0 -
图解资本论
¥13.0¥46.0 -
思考.快与慢
¥45.9¥69.0 -
旅行社经营与管理
¥28.6¥46.0 -
国富论
¥9.7¥35.0 -
资本论
¥28.1¥59.8 -
经济学通识-第二版
¥21.3¥58.0 -
不公正的胜利
¥26.8¥68.0 -
国家为什么会失败
¥46.0¥75.0 -
金钱心理学:财富、人性和幸福的永恒真相
¥31.8¥56.0 -
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修订版)2023新版
¥45.2¥69.0 -
博弈论
¥28.4¥49.8 -
美国经济新观察丛书失去的年代:美国债务危机的起因与漫长复苏
¥18.3¥48.0 -
账本里的中国
¥15.4¥48.0 -
经济学原理
¥17.9¥49.8 -
郎咸平说萧条下的希望
¥12.7¥39.0 -
1949-2009-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
¥34.0¥55.0 -
资本论
¥18.6¥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