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9073775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31
  • 出版时间:2010-08-01
  • 条形码:9787309073775 ; 978-7-309-07377-5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三篇。**篇是理论篇,在考察老年利益的基础上,对老年利益研究进行理论的梳理。从生活质量、代际连带、社会保障三个角度分析老年利益的基本理论,进而从社会和谐与经济利益、社会参与与社会利益、社会共享与文化利益三个角度总结老年利益研究的新进展。第二篇是实证篇,主要运用“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特别是“2006年上海老年需求调查”、“上海100位老年人利益诉求深度访谈”数据,从经济利益(含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社会利益(含老有所为、老有所用)、文化利益(含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三个方面描绘老年利益的现状与问题,探求影响老年利益的内在因子。第三篇是对策篇,主要政策建议包括:保障老年人经济利益——要把资金保障需要与服务保障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升老年人社会利益——要大力发展老龄产业、积极老有所为;认同老年人文化利益——要利用社会力量,通过特定制度模式引导或强制赡养人给予老年人精神慰藉,确立老年人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权利,以指导老年人追求文化利益。

目录

导论
一、研究老年利益的目的
二、研究老年利益的意义
三、研究老年利益的方法
理论篇
**章 老年利益研究范畴
一、老年利益释义
1.需要、需求与利益
2.个体利益、群体利益与老年利益
3.老年人权益和老年利益内涵
二、老年利益的构成及内在逻辑
1.老年利益核心构架
2.三大老年利益的相互关系
3.老年利益实现的内外部条件
第二章 老年利益研究溯源
展开全部

节选

《老年利益论》共分三篇。**篇是理论篇,在考察老年利益的基础上,对老年利益研究进行理论的梳理。从生活质量、代际连带、社会保障三个角度分析老年利益的基本理论,进而从社会和谐与经济利益、社会参与与社会利益、社会共享与文化利益三个角度总结老年利益研究的新进展。第二篇是实证篇,主要运用“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特别是“2006年上海老年需求调查”、“上海100位老年人利益诉求深度访谈”数据,从经济利益(含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社会利益(含老有所为、老有所用)、文化利益(含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三个方面描绘老年利益的现状与问题,探求影响老年利益的内在因子。第三篇是对策篇,主要政策建议包括:保障老年人经济利益——要把资金保障需要与服务保障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升老年人社会利益——要大力发展老龄产业、积极老有所为;认同老年人文化利益——要利用社会力量,通过特定制度模式引导或强制赡养人给予老年人精神慰藉,确立老年人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权利,以指导老年人追求文化利益。

相关资料

插图:在经济学中,老年利益的研究是从老年个体出发,通过理性个体或群体和其他理性个体或群体发生的经济行为来研究老年利益在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老年经济学是将老年利益放在千丝万缕的供求利益框架下,以经济利益为主,兼顾支撑经济利益的社会利益、文化利益。在老年人口学中,老年利益的研究是从各年龄个体和年龄群组的发展特征出发,研究老年人口在生理、心理、经济、社会等领域不同于其他年龄群组的特征;在老年社会学中,老年利益的研究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老年利益在社会结构、功能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老年社会学不把老年人作为一个个体,而是视作一个社会组织、群体或机构的成员而存在;老年社会学也不把老年利益当作个体利益,而是作为一个群体利益。作为交叉性科学,老年学经历了三代发展:行动理论、撤退理论、社会交换理论。这三大理论分别从不同角度总结了老年人作为单个个体和社会群体的社会角色与地位(如图0-1)。行动理论(activity theory)认为:老年人有行动愿望,但行动速度和节奏放慢,活动的社会范围变窄,常被排斥在社会活动之外,扮演“非角色的角色”;老年角色的建立要靠老年人联合起来为自身利益奋斗(Burgess,1960;Rose,1964)。撤退理论(disengagement theory)由Cumming和Henry(1961)提出,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社会交往会逐渐减少,社会也必须采取某些撤退措施,将社会权限由老年一代转交给成年一代。这既是工作岗位的撤退,也是社会关系的撤退。既让老人放下担子、身心解放,也让社会代际连接、有序传递。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