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粮食作物栽培100个为什么

包邮粮食作物栽培100个为什么

1星价 ¥11.2 (7.0折)
2星价¥11.2 定价¥1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550337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24页
  • 出版时间:2010-06-01
  • 条形码:9787545503371 ; 978-7-5455-0337-1

本书特色

《粮食作物栽培100个为什么》:大专家解决小问题,小改进赢得大收益,农业科技百科全书,农民支付绝妙点子。

目录

为什么水分不足是限制小麦高产稳产的主要原因?为什么要推广节水小麦?为什么节水小麦有节水的本领?为什么节水小麦能够“省水”?为什么节水小麦既能节水又能高产?为什么培育节水小麦要选择太谷核不育小麦作为亲本?为什么培育节水小麦要进行干旱胁迫?为什么要推广小麦垄作栽培?为什么小麦垄作栽培可以节水?为什么小麦垄作栽培可以节省肥料?为什么小麦垄作栽培可以解决小麦倒伏的问题?为什么小麦垄作栽培可以达到增产的效果?为什么说小麦垄作栽培可以更合理地利用空间?为什么会出现小麦疯长的现象?为什么深锄断根可以控制小麦疯长?为什么喷施化学药剂能控制小麦疯长?为什么水肥管理能控制小麦疯长?为什么干热风会影响小麦的产量?为什么小麦能应对干热风天气?为什么小麦收获时遇到连阴雨天气要抓紧时间收获?为什么小麦在蜡熟期收获*合适?为什么收获小麦时要注意防止火灾的发生?为什么小麦可以和杨树进行套种?为什么和小麦套种的杨树要选择特定的品种?为什么和小麦套种的杨树要有密度的要求?为什么杨树不会和小麦争水、争肥?为什么杨树能够降低干热风对小麦的危害?为什么小麦播种时要深翻?为什么小麦在播种后镇压才能更抗旱?为什么小麦在抽穗、孕穗前期必须浇一次水?为什么在小麦生长后期不能浇水?为什么小麦有时也会发生冻害?为什么小麦精量播种会使产量提高?为什么要防治小麦蚜虫?为什么小麦要改撒播为机条播?为什么小麦播种时要改人工开沟为机开沟?为什么小麦施肥要改“一炮轰”为“氮肥后移”?为什么在潮湿的环境里小麦容易得纹枯病?为什么在潮湿的环境里小麦容易得赤霉病?为什么小麦条锈病在早春低温持续时间较长,且有春雨的条件下发病重?为什么说小麦条锈病是通过蔓延扩散传播的?为什么说小麦条锈病菌有“迁徙”的本领?为什么小麦条锈病能年复一年地在麦田里大规模流行?为什么推广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条锈病*有效的方法?为什么晚播种会影响小麦的产量?为什么加强春季管理对小麦增产至关重要?为什么对壮苗的麦田不能在返青期施肥?为什么除草是小麦田间管理不可缺少的项工作?为什么春季要因地制宜地防治病虫害?为什么倒春寒会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为什么旱灾对冬小麦的影响特别大?为什么冬春连旱对冬小麦极其不利?为什么多利用土壤水能提高小麦产量?为什么储存的小麦有可能霉变、发芽并结块?为什么密闭的空间可以抑制麦粒的呼吸作用?为什么发生病虫害的小麦秸秆有的能还田,有的却不能?为什么对还田的麦茬和麦秸的长度都有要求?为什么秸秆还田时要调整碳氮比?为什么要推广麦秸机械还田轻简稻作技术?为什么采用麦秸机械还田轻简稻作技术时,要让麦茬变短?为什么水稻不怕水?为什么水稻的气腔很重要?为什么杂交水稻能提高产量?为什么超级稻要选择直立穗型的?为什么培育杂交水稻需要雄蕊退化的母本?为什么种植有机大米要求比较高?为什么种植有机大米要使用有机肥?……
展开全部

节选

《粮食作物栽培100个为什么》由CCTV-7农业科技权威栏目《科技苑》与服务“三农”品牌出版单位天地出版社联合推出,多位农业部权威专家参与编写,开国内同类出版物之先河。特别关注种养殖及农剐产品加工中不易被人重视但又非常关键的细节,解决农民*想了解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关资料

插图:玉米平展型的株型指的是植株的叶片完全平展向外伸出。对于这样的品种,要想提高玉米的产量,就要增加种植密度。可是在试验的过程中,专家发现当种植密度在每亩3000株的时候,玉米*高的产量为600公斤左右,可是,当密度再往上增加时,产量就会下降。那么,在达到一定的密度以后产量下降的这种事实和平展型的玉米株型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呢?专家经过分析发现,一平展型的玉米叶片互相遮阴,阳光透不下来,所以株高和穗位都往上移了,这么一来,一是玉米不抗倒伏了,二是因为田间郁闭玉米长不出穗来,就形成了很多的空秆。专家认为影响玉米的产量的关键问题在于玉米的形状。种植密度上去了,这种平展型玉米的叶片相互遮挡,*终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影响了产量。所以平展型玉米密度达到每亩3800株以上就非常危险,达到4000株的情况下就会出现严重的空秆、倒伏现象。所以平展型玉米种植密度增加了,产量会降低。

作者简介

《科技苑》栏目是CCTV—7农业节目中一个创办了十几年的农业科教栏目,在全国农业科教电视节目中居领军地位。十几年的积累和努力,栏目已拥有相当规模的观众群,节目曾获得“神农奖”、“银河奖”、“中国科教影视学术奖”、“农业好新闻奖”等几十个科教影视奖项,并逐渐形成了实用、通俗、幽默、生动的创作风格。自2007年起,借著名科普丛书《十万个为什么》之势,栏目推出了以“农业十万个为什么”为主题的年度系列节目,继而又将其确定为基本的节目创作理念,以期在农业“大科普”的前提之下,挖掘、展现、解析农业实用技术背后有趣的科学知识,努力“炒热”农业“冷知识”,引起公众对“三农”的关注,普及农业科学知识,推动科普事业发展。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