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分
包邮中国古代纺织与印染-中国读本
中国古代科技普及性读物。

- ISBN:9787507831436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00页
- 出版时间:2010-07-01
- 条形码:9787507831436 ; 978-7-5078-3143-6
本书特色
《中国古代纺织与印染》是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节选
《中国古代纺织与印染》内容简介:中国是养蚕治丝的发源地,历代生产的丝织物,以精湛的制作,高超的技艺,使中国一直在世界上享有“东方丝国”之称。中国传统的、高水平的丝织技术,对世界文明曾经产生过相当深远的影响……
相关资料
插图:三、唐、宋时期的丝绸生产唐宋两代的丝织生产十分兴盛。唐代前半期的丝绸生产,以长江以北的中原地区和华北地区为主,自安史之乱后,特别是晚唐以后,中国陷于分裂状态,南方较之北方相对安定,经济破坏少,兼之大量人口南迁,长江以南尤其是华东沿海地区的纺织业的发展则较北方更快,纺织生产能力逐渐超越北方,所以我们现在一提起中国的丝绸,自然便会想到江苏和浙江沿海数省。唐宋的丝绸产地皆载于《新唐书.地理志》、《宋史·地理志》以及其他的一些典籍里,从这些书所载来看,唐宋的丝绸产地几乎已遍及当时全国的各个地区。唐代政府下属的官办纺织手工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基本承袭前代,但规模却大大扩展,分工也越来越细。不仅在长安设置织染署、内八作和掖庭局,在许多州还另设有官锦坊,专门为宫廷织制高级丝绸。这些官办机构以织染署的规模*大,织染署下面分设25个“作”,其中有10个“作,,专司织造,分别从事绢、纱、施、罗、绫、绮、锦、布、褐的生产;有5个“作”专司织带,分别制造组、绶、绦、绳、缨;有4个“作”专司纺制铀线,分别生产铀、线、弦、网;有6个“作”专司练染,分别负责染青、绛、黄、白、皂、紫6种基调的色彩。
作者简介
赵翰生,男(1962~),辽宁人,现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其研究方向为中国的纺织史及技术。发表论文、论著及科普作品多部,如:《图解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刺绣部允《中国科学技术史·纺织卷》原料及缫纺部分等。
-
知识分子的幽灵
¥20.5¥39.8 -
中国馔馐谭
¥13.6¥23.0 -
茶经(黑白版)
¥18.4¥48.0 -
我所不理解的生活-纪念珍藏版
¥10.5¥29.8 -
中国人的人性与人生-梁晓声解读中国人文化心理的重磅新作
¥18.1¥39.8 -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8.5¥25.0 -
被颠覆的文明-我们怎么会落到这一步-(升级版)
¥13.6¥42.0 -
大家小书:苏辛词说
¥12.2¥26.0 -
经典常谈
¥13.7¥39.8 -
寻味中国
¥19.0¥38.0 -
瓷都拾遗-景德镇瓷业习俗
¥10.6¥30.0 -
徐志摩和新月诗人-摇晃的梦想-侧看民国
¥13.5¥39.0 -
国学入门
¥16.4¥48.0 -
替时代写生·日记里的胡适(八品)
¥13.5¥39.0 -
中国文明的密码/何新文选
¥15.4¥48.0 -
瓢箪鲶闲话
¥10.7¥36.0 -
柏杨杂文精选集-吓人的国粹教育
¥9.9¥24.0 -
解密富春山居图-国宝背后的秘密
¥6.5¥22.0 -
黄河上的古都
¥18.0¥46.0 -
文化树-世界文化简史
¥24.0¥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