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爆炸与冲击动力学
读者评分
4分

包邮爆炸与冲击动力学

1星价 ¥33.3 (4.9折)
2星价¥33.3 定价¥6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2条)
527***(二星用户)

内容严谨充实

宁老师的书很经典,适合认真品读,爆炸和冲击领域的经典之作。

2018-03-22 10:18:18
1 0
***(三星用户)

制版方面主题

16开本,书的质量还可以,爆炸知识比较全面

2011-09-07 00:07:08
1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807043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44页
  • 出版时间:2010-09-01
  • 条形码:9787118070439 ; 978-7-118-07043-9

本书特色

本书涉及的内容是当前国内外爆炸与冲击动力学基础研究领域重点关注的问题。这些研究内容与力学、物理学及材料科学等研究密切相关,是作者长期在北京理工大学从事爆炸与冲击动力学理论、实验与数值计算以及在教学工作的基础上整理完成的,突出反映了近十多年来在爆炸与冲击动力学基础研究的一些领域取得的进展,特别是在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结构的冲击响应及爆炸力学数值计算等方面。

内容简介

《爆炸与冲击动力学》共9章。第1章简要介绍爆炸与冲击的研究对象和基本特征。第2章着重介绍连续介质力学的基本理论,作为后续章节的理论基础。第3章从气体动力学的角度出发,对一维非定常连续流动和冲击波理论进行详细的介绍。第4章介绍爆炸动力学问题,包括炸药爆轰的基本理论、爆轰波参数计算及实验测量和不同介质中炸药的爆炸过程。第5章介绍固体中的应力波,包括对弹性波、塑性波、激波和卸载波等的分析讨论。第6章着重介绍简单结构的动力响应和冲击屈服问题,对于结构的动力响应问题,限定于小变形条件,不考虑应力波在物体内的传播。第7章着重介绍弹体对流体和岩土介质的侵彻问题以及弹体撞击靶板时的贯穿问题。第8章详细介绍爆炸与冲击问题的数值模拟方法,具体包括Eular法、Lagrange法和SPH方法等,包含了《爆炸与冲击动力学》作者多年来在计算爆炸力学领域的一些原创性研究成果。第9章结合作者在材料动态力学性能方面的研究成果,对常用的动态加载实验和技术进行详细介绍,加载方式包括:Hopkinson杆、轻气炮和平面波加载,研究材料包括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陶瓷、钨合金和泡沫铝等。

目录

统一符号列表第1章 绪论1.1 研究对象和目的1.2 炸药与爆炸的主要特征1.3 爆炸与冲击效应1.4 爆炸与冲击的传播参考文献第2章 连续介质力学理论基础2.1 连续介质运动学2.1.1 连续介质运动的描述2.1.2 物质坐标法2.1.3 空间坐标法2.2 连续介质的变形2.2.1 变形与变形梯度2.2.2 变形梯度的极分解’2.2.3 应变与应变率2.2.4 小变形2.3 连续介质动力学2.3.1 应力张量2.3.2 动力学定理2.3.3 热力学定律2.4 本构方程2.4.1 建立本构方程的一般原则2.4.2 理想流体与Reiner-Rivlin流体2.4.3 理想弹性与弹塑性体2.4.4 过应力模型理论Perzyna方程2.4.5 拟线性本构方程2.4.6 热弹性体一Duhamel-Neumann法则2.4.7 动态高压、较高压下的本构关系和应力变化率2.5 常用基本方程小结参考文献第3章 气体动力学与冲击波3.1 气体动力学基本方程及基本概念3.1.1 气体的物理性质3.1.2 热力学基础3.1.3 基本方程3.1.4 声速及马赫数3.2 一维非定常连续流动3.2.1 波的形成及分类3.2.2 小扰动微幅波的运动3.2.3 微幅波的反射与相交3.2.4 有限振幅简单波3.2.5 特征线法3.3 冲击波3.3.1 正冲击波的基本关系式3.3.2 多方气体冲击波关系式3.3 3 凝聚介质的冲击波关系式3.3.4 冲击波的Hugoniot曲线3.3.5 冲击波的基本性质参考文献第4章爆炸动力学问题4.1 炸药爆轰的基本理论4.1.1 爆轰波的CJ理论4.1.2 多方气体中的爆轰_4.1.3 爆轰波的ZND模型4.2 爆轰波参数计算及实验测量4.2.爆轰产物的状态方程4.2.2 炸药爆轰参数的理论计算4.2.3 炸药爆轰参数的实验测量4.2.4 爆轰波形的控制.4.3 不同介质中炸药的爆炸过程4.3.1 空中爆炸4.3.2 水中爆炸4.3.3 岩土介质中的爆炸参考文献第5章 固体中的应力波5.1 弹性波5.1.1 一维弹性波5.1.2 弥散波5.1.3 非线性弹性波5.1.4 波的反射5.1.5 一维平面波5.1.6 无限介质中的弹性波体波5.1.7 半无限介质表面的波面波5.2 弹塑性加载波5.3 弹黏塑性波5.4 激波5.5 激波阵面上的守恒条件Hugoniot能量方程5.6 卸载波5.6.1 一般概念5.6.2 卸载波的确定5.6.3 弹塑性波的内碰撞参考文献第6章 冲击动力学问题6.1 概述固体材料动力学特性6.1.1 固体材料的动力特性6.1.2 在高应变率下塑性变形的微观机制6.2 能量原理与弹塑性动力学基本关系式6.2.1 间断面的传播动力和运动连续条件6.2.2 Hamilton原理6.2.3 虚速度原理与位移限界定理6.2.4 刚塑性体动力学广义变分原理6.2.5 解的唯一性定理6.3 简单结构的动力响应6.3.1 弹塑性梁的基本方程不同的运动阶段6.3.2 简支弹塑性梁的动力响应6.3.3 简单刚塑性梁的动力响应6.3.4 弹塑性薄板的动力响应概述6.3.5 刚塑性圆板的动力分析6.3.6 塑性薄壳动力学基本关系式壳体的屈服条件6.3.7 圆柱壳体的简化屈服条件6.3.8 圆柱壳在冲击压力作用下的塑性动力响应6.3.9 球壳的塑性动力响应6.3.1 0冲击作用下球顶壳的动力学分析6.4 冲击屈曲6.4.1 冲击屈曲与振动屈曲6.4.2 Liapunov稳定性理论6.4.3 Koiter初始后屈曲理论6.4.4 Budiansky-Hutchinson动力屈曲理论6.4.5 塑性动力屈曲分析模型参考文献第7章 侵彻与穿甲力学问题7.1 一般概念7.2 尖头楔体对流体的侵彻7.2.1 流体的自模拟运动7.2.2 楔体对流体的侵彻7.2.3 锥体对流体的侵彻7.3 弹体对土介质的侵彻7.3.1 尖头弹对土体的侵彻分析7.3.2 尖顶锥头与尖顶拱头弹体对两相介质的侵彻7.3.3 弹体对线性变形介质的侵彻问题7.4 穿甲力学问题7.4.1 穿甲力学问题的特征7.4.2 刚塑性平头长杆弹撞击刚性靶的泰勒理论7.4.3 Hawyard能量法7.4.4 杆状弹高速撞击靶板的扩孔型贯穿分析7.4.5 尖头弹撞击靶板花瓣式贯穿分析7.4.6 超高速侵彻参考文献第8章 爆炸与冲击问题的数值模拟8.1 爆炸与冲击问题的数值模拟方法概述8.2 Euler型的计算方法8.2.1 基本假定8.2.2 控制方程组8.2.3 计算域的离散(网格与变量配置)8.2.4 偏微分方程组的差分离散(数值方法)8.2.5 典型算例介绍8.3 Lagrange型的计算方法8.3.1 控制方程组8.3.2 空间有限元离散化8.3.3 高斯积分与沙漏问题8.3.4 时间积分和时间步长控制8.3.5 应力计算8.3.6 冲击波与人工体积黏性8.3.7 滑移、接触算法8.3.8 典型算例8.4 SPH方法8.4.1 无网格法发展概况8.4.2 SPH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法参考文献第9章 动加载实验与技术9.1 理论和实验的关系9.2 实验在爆炸与冲击问题研究中的重要性9.3 Hopkinson实验技术9.3.1 SHPB实验技术9.3.2 冲击拉伸Hopkinson实验装置(SHTB)9.3.3 冲击扭转的Hopkinson实验装置9.3.4 Hopkinson实验技术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9.4 高压下材料行为的实验研究9.4.1 平面波加载9.4.2 气体炮9.5 激光动驱动加载实验测试技术9.5.1 激光干涉测速技术的发展9.5.2 LDA,LDV及其与VISAR的区别9.5.3 VISAR——可测量任意反射表面的速度干涉仪9.6 实验研究9.6.1 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材料冲击试验9.6.2 陶瓷材料的冲击实验9.6.3 钨合金材料的冲击实验9.6.4 泡沫铝材料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爆炸与冲击动力学》共9章。第1章简要介绍爆炸与冲击的研究对象和基本特征。第2章着重介绍连续介质力学的基本理论,作为后续章节的理论基础。第3章从气体动力学的角度出发,对一维非定常连续流动和冲击波理论进行详细的介绍。第4章介绍爆炸动力学问题,包括炸药爆轰的基本理论、爆轰波参数计算及实验测量和不同介质中炸药的爆炸过程。第5章介绍固体中的应力波,包括对弹性波、塑性波、激波和卸载波等的分析讨论。第6章着重介绍简单结构的动力响应和冲击屈服问题,对于结构的动力响应问题,限定于小变形条件,不考虑应力波在物体内的传播。第7章着重介绍弹体对流体和岩土介质的侵彻问题以及弹体撞击靶板时的贯穿问题。第8章详细介绍爆炸与冲击问题的数值模拟方法,具体包括Eular法、Lagrange法和SPH方法等,包含了《爆炸与冲击动力学》作者多年来在计算爆炸力学领域的一些原创性研究成果。第9章结合作者在材料动态力学性能方面的研究成果,对常用的动态加载实验和技术进行详细介绍,加载方式包括:Hopkinson杆、轻气炮和平面波加载,研究材料包括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陶瓷、钨合金和泡沫铝等。

相关资料

插图:不少物质的初始状态含有大量的能量,当由于某种原因该物质的初始状态突然发生变化,并迅速释放出大量的能量的现象称为爆炸,爆炸发出的巨大能量,快速地以波的形式向周围扩散、传播,造成周围介质剧烈的破坏。此外,电能转化为热能、原子能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动能时,都可瞬间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导致爆炸;物体以高速碰撞时,也会发生爆炸现象。一般说来,爆炸现象都是物质变为一种高温高压气体的化学反应,反应极为迅速,并随之放出3000~C左右的高温和几万个大气压的冲击压。爆炸现象除化学爆炸外,还有物理爆炸和核爆炸。雷电放电现象、高速碰撞引起的爆炸属于物理爆炸。核爆炸释放出巨大的核能是一种更加剧烈的爆炸现象,其爆炸时产生的强冲击波、光辐射等效应都将对周围环境产生非常巨大的破坏作用。爆炸会对人们的生活环境形成破坏甚至巨大灾害,但爆炸效应在工程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如破岩,破冰,爆破拆除,等等。所谓冲击是指一物体以极高的速度对另一物体的撞击。在军事上,撞击物或称抛射体指高速发射的弹体,被撞击物即为靶体。弹体的飞行速度可达1000m/s~1500m/s,在冲击靶体的瞬间冲击压力可达1GPa甚至更高,以造成靶体的破坏。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中、工程技术上,人们会经常碰到各式各样的冲击现象,如打桩问题、高压水柱对物体冲击、鸟撞飞机、汽车碰撞等,都是一物体与另一物体发生高速碰撞。爆炸与冲击的力学问题,可分解为几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爆轰物理学,爆炸动力学,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冲击动力学,弹体对不同介质的侵彻力学,穿甲力学,抗爆结构动力学,等等。对以上问题的研究,其目的一方面是有效地利用爆炸和冲击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完成预定的建设性或攻击性、破坏性的任务;另一方面则是预防爆炸和冲击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对不得损坏的建筑物、构筑物、各种设施和运载物体的攻击和破坏。本书就是为这类重要问题的研究和应用打下理论基础。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