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详情
- ISBN:9787301180082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11
- 出版时间:2010-11-01
- 条形码:9787301180082 ; 978-7-301-18008-2
内容简介
自现代汉语诗歌尤其是现代派新诗产生以来,就一直面临“难懂”的质疑。本书针对这一问题,在朱自清、闻一多等人“解诗”努力的基础上,从新诗的内部建构和外部环境出发,试图建立起解读现代汉语诗歌尤其是现代派新诗的路径。
目录
代序:完成自我与介入民族精神的提升 ——关于当代诗歌传达与接受关系的沉思
**章 朱自清与中国现代解诗学
一 中国现代解诗学的诞生
二 朱自清对现代解诗学的倡导
三 现代解诗学的理论内涵
四 现代解诗学的公共原则
第二章 现代诗人的玄想思维与文化结构
一 解诗的必要与解诗学的确立
二 读诗解诗与“诗的思维术”
三 阅读接受与思维差异的误读
四 阅读接受与文化差异的误读
第三章 对话:互动形态的阐释与解诗
一 双向经验交汇与批评主体意识的强化
二 对话的介入与走向深化的解诗
三 解诗者的尴尬与解诗的美丽
**章 朱自清与中国现代解诗学
一 中国现代解诗学的诞生
二 朱自清对现代解诗学的倡导
三 现代解诗学的理论内涵
四 现代解诗学的公共原则
第二章 现代诗人的玄想思维与文化结构
一 解诗的必要与解诗学的确立
二 读诗解诗与“诗的思维术”
三 阅读接受与思维差异的误读
四 阅读接受与文化差异的误读
第三章 对话:互动形态的阐释与解诗
一 双向经验交汇与批评主体意识的强化
二 对话的介入与走向深化的解诗
三 解诗者的尴尬与解诗的美丽
展开全部
节选
《中国现代解诗学的理论与实践》主要内容包括:完成自我与介入民族精神的提升——关于当代诗歌传达与接受关系的沉思,朱自清与中国现代解诗学,中国现代解诗学的诞生,朱自清对现代解诗学的倡导,现代解诗学的理论内涵,现代解诗学的实践原则,现代诗人的玄想思维与文化结构,解诗的必要与解诗学的确立,读诗解诗与“诗的思维术,“野性的思维”的获得,阅读接受与文化差异的误读等等。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林徽因讲建筑
¥11.9¥29.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她们
¥17.3¥46.8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9.0¥25.0 -
茶,汤和好天气
¥10.1¥28.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瓦尔登湖
¥12.9¥39.0 -
中国小说史略
¥13.3¥35.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10.1¥28.0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见字如面
¥15.9¥49.8 -
梅子熟时栀子香
¥16.9¥49.8 -
回声与倒影
¥13.7¥36.0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20.4¥55.0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0.7¥29.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3.4¥28.8 -
随园食单
¥9.1¥30.0 -
夏日走过山间
¥10.5¥30.0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