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济前景分析-2011年春季报告-经济蓝皮书春季号-2011版

中国经济前景分析-2011年春季报告-经济蓝皮书春季号-2011版

1星价 ¥27.0 (5.5折)
2星价¥27.0 定价¥4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972283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44
  • 出版时间:2011-04-01
  • 条形码:9787509722831 ; 978-7-5097-2283-1

本书特色

  本报告在模型模拟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预测2011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宏观经济政策走向。   蓝皮书认为,2010年我国经济呈现出增长趋稳、就业增加、结构改善的特征。2011年尽管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但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2011年考虑到应对通货膨胀的政策效应,预计经济增速将有所回落,但宏观经济运行总体上仍将保持增长较快、通胀可控的态势。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在蓝皮书中提出:全球经济失衡是变革的契机;危机可能成为世界经济格局的转折点;发展方式转型是抓住战略机遇期的关键;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四个重点在于:其一,建设创新型国家,其二,大力地发展服务业,其三,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并举”,其四,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   中国社科院著名经济学家刘树成的文章分析了“十二五”时期我国面临的国内外环境,认为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趋势深入发展,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在此基础上,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深远,世界经济格局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表现出一些具体的新特点。国内经济走势总的特点是,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阶段,发展空间还很大。但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较多。   中国社科院著名学者裴长洪在蓝皮书中分析了中国贸易顺差形成的原因,以及不同统计方法产生的误差,分析造成中国贸易顺差被高估的影响因素,叙述了我国贸易顺差发展的趋势,以及进出口商品结构、贸易方式、外商直接投资对贸易顺差的影响。分析了我国贸易顺差被高估、被炒作的各项因素,得出了我国经常项目顺差受到国际资本流入影响,认为在国际资本加速流入中国以及中国贸易顺差被高估的情况下,所谓“外部不平衡性”指标是不合理的结论。

内容简介

  本书是《2011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的姊妹篇,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的名义推出的。本报告将在模型模拟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预测2011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宏观经济政策走向。

目录

处理好稳定经济增长速度、抑制通货膨胀和调整经济结构的关系 陈佳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抓住战略机遇期的关键 李  扬 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1年春季报告 课题组  “十二五”时?我国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刘树成 当前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与展望 原  磊、金  碚 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  稳定增加务农收入 张晓山 2010年中国财政运行回顾与2011年需面对的几个财税问题 高培勇、杨志勇 资本市场运行:2010年分析与2011年展望 王国刚、尹中立 我国外贸顺差与外部不平衡关系分析 裴长洪、杨志远 总量持续增长  结构调整优化 ——2010年我国利用外资报告 江小涓 就业形势如何影响经济增长? 蔡  昉 低碳经济转型与低碳城市建设 潘家华、?贵阳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陈佳贵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主任、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国经济研究,代表作包括《现代大中型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经济改革与发展中的若干重大问题研究》、《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战略》。 李  扬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国经济相关研究,领域涉及货币、银行、金融市场等,专著《财政补贴经济分析》获1990年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著作奖。其他代表作还有《中国金融改革研究》、《金融全球化研究》等。 刘树成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研究员,长期从事经济周期理论研究,著有《中国经济的周期波动》、《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新阶段》、《繁荣与稳定——中国经济波动研究》等。 汪同三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长期从事经济模型理论、方法论及其在经济预测和政策分析方面的研究工作。著有《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产业政策与经济增长》、《宏观经济模型论述》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