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09720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47
- 出版时间:2011-04-01
- 条形码:9787010097206 ; 978-7-01-009720-6
内容简介
虽然散文被称为是艺术变化*少的一种文类,但实际上台湾当代散文的内涵和外延却经常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动而发生变化,散文家们也有意识地吸收、化用小说、诗歌、戏剧、电影、音乐、美术等其他文学艺术类型的诸多因素,不断追求散文艺术的创新和变化,并使得散文观念亦发生巨大变化。本书以台湾当代散文的艺术创新为经,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七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至今的三个历史阶段的时间跨度为纬,详细探讨台湾当代散文艺术在不同历?阶段的变迁,并在此基础上更深入地总结、概括出其艺术流变的特点。
目录
序一
序二
导论:台湾当代散文60年的艺术流变概况
上编 “诗歌化”散文的鼎盛——五六十年代的台湾散文
**章 五六十年代台湾散文的背景
第二章 台湾五六十年代怀乡散文概况
第三章 在怀乡中诗意建构“真实的中国历史”:现代散文的“真实观”
第四章 建构“真实的中国历史”的另一手段:向中国古典诗歌“出位”的诗歌化特点
第五章 台湾五六十年代怀乡散文代表作家的创作特点
第六章?诗意地“言志”:五六十年代的台湾小品文
中编 多方位的文类融合—— 七八十年代的台湾散文
第七章 七八十年代台湾散文概况
第八章 诗化的哲理散文
第九章 诗化的田园散文
第十章 诗意的淡化:台湾七八十年代的怀乡散文
序二
导论:台湾当代散文60年的艺术流变概况
上编 “诗歌化”散文的鼎盛——五六十年代的台湾散文
**章 五六十年代台湾散文的背景
第二章 台湾五六十年代怀乡散文概况
第三章 在怀乡中诗意建构“真实的中国历史”:现代散文的“真实观”
第四章 建构“真实的中国历史”的另一手段:向中国古典诗歌“出位”的诗歌化特点
第五章 台湾五六十年代怀乡散文代表作家的创作特点
第六章?诗意地“言志”:五六十年代的台湾小品文
中编 多方位的文类融合—— 七八十年代的台湾散文
第七章 七八十年代台湾散文概况
第八章 诗化的哲理散文
第九章 诗化的田园散文
第十章 诗意的淡化:台湾七八十年代的怀乡散文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见字如面
¥15.9¥49.8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梅子熟时栀子香
¥16.9¥49.8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0.7¥29.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9.0¥25.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3.4¥28.8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茶,汤和好天气
¥10.1¥28.0 -
随园食单
¥9.1¥30.0 -
林徽因讲建筑
¥11.9¥29.0 -
当你老了
¥9.1¥30.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4.8¥32.0 -
我在史铁生
¥12.5¥32.0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34.3¥68.0 -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经典·东坡·词
¥21.4¥68.0 -
到山中去
¥10.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