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城走了十八年-一个70后的乡村记忆
读者评分
4.8分

包邮进城走了十八年-一个70后的乡村记忆

十年砍柴的农村记忆,简要勾勒出70后那代人经历的乡村变迁,知青回城、人民公社的解体、高考恢复、琼瑶小说邓丽君歌曲流入山乡、南下打工潮的开始……

1星价 ¥13.8 (4.3折)
2星价¥13.4 定价¥32.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65条)
842***(三星用户)

《进城走了十八年》评论

本人生于1960年代,读此书,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与作者深有共鸣。哎,没办法,人渐渐地进入老年,总时时想起以前的事。

2022-02-15 11:34:20
0 0
ztw***(三星用户)

童年乡村生活记录回忆。

2021-10-18 14:18:19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3073727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81页
  • 出版时间:2011-07-01
  • 条形码:9787203073727 ; 978-7-203-07372-7

本书特色

  一位在南方山村长大的70后,当他用稚嫩的眼开始看世界的时候,他不知道他在目睹中国乡村一百年来*巨大的变化:
  知青回城、人民公社的解体、高考恢复、传统民俗的回归、琼瑶小说邓丽君歌曲流入山乡、南下打工潮的开始、乡民对财富的欲望被激发……直到这位少年进城多年后,回首这一切,才明白他有幸赶上了中国农耕文明的尾巴,他和他的同龄人是为耕读文化唱挽歌的一代。作者的少年时光,虽清贫然而温馨,因为他成长在中国一个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大时代。
  这不仅是十年砍柴个人的经历,也不仅是湘中一隅已消逝的场景,而是一个大国一代人的共同记忆。

内容简介

  一位在南方山村长大的70后,当他用稚嫩的眼开始看世界的时候,他不知道他在目睹中国乡村一百年来*巨大的变化:
  知青回城、人民公社的解体、高考恢复、传统民俗的回归、琼瑶小说邓丽君歌曲流入山乡、南下打工潮的开始、乡民对财富的欲望被激发……直到这位少年进城多年后,回首这一切,才明白他有幸赶上了中国农耕文明的尾巴,他和他的同龄人是为耕读文化唱挽歌的一代。作者的少年时光,虽清贫然而温馨,因为他成长在中国一个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大时代。

  这不仅是十年砍柴个人的经历,也不仅是湘中一隅已消逝的场景,而是一个大国一代人的共同记忆。

目录

**章 蒙昧记变

 **份记忆:被蒙骗的盲人

 孤独中一把木手枪

 学知青和学大寨

 外公家的百草园

 四只鹅和一头牛

 生产大队的政治格局

 地震恐慌和举国大丧

 英明领袖一举粉碎“四人帮”

第二章 小学记玩

 读书比放牛好玩

 两位民办老师的命运

 日渐式微的阶级斗争

 看电影和唱戏

 我的七种武器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十年砍柴,本名李勇,先祖由江西迁湖南后第26代。18岁负笈北上,至今22年。任过公务员、记者,现供职于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语文出版社。平生*爱读书、写作二事,笔端游走于历史文化和时事评论之间。现已出版《闲看水浒》、《皇帝文臣和太监》、《晚明七十年》、《闲话红楼》。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