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术.学纷争背景下的西汉《春秋》学-以《谷梁传》与《公羊传》的升降为例

- ISBN:978751610144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09
- 出版时间:2011-09-01
- 条形码:9787516101445 ; 978-7-5161-0144-5
本书特色
吴涛的《术学纷争背景下的西汉春秋学--以谷梁传与公羊传的升降为例》分为“《春秋》无达辞”;“学”与“术”的纷争——巫蛊案背后的经学歧异;石渠阁会议;《谷梁传》在西汉《春秋>学史中的地位——兼论《谷梁传》为古文说等内容。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内容简介
在中国古代,经学曾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个作用是已经走出经学时代的我们很难理解的事情。而《春秋》在经学中更是居于核心的地位,它向来被看成孔子微言大义的寄托。中国文化自古就重视历史经验的记录和总结,生当春秋末世的孔子自觉承担起了这样的责任。但在过去,修史一直是政府的事,孔子以匹夫而修史实属僭越。所以孔子要说:“知我者以《春秋》,罪我者亦以《春秋》。”不过,孔子的修史却不同于前人,孔子在修史的过程中寄托了很多的深意。所谓:“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其义则丘窃之矣!”这两段话虽说出自孟子的记录,但却是历代儒生所深信不疑的。近代以来,学者纷纷有撰文论证《春秋》非孔子所作。其实,《春秋》是否为孔子所作并不重要,关键是历代儒生都相信那就是孔子所作。司马迁的话可以作为一个典型:“《春秋》辨是非,故长于治……《春秋》以道义,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万物之散聚皆在《春秋》。《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故《易》曰:'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故曰:臣弑君、子弑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渐久矣。故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为人臣子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陷篡弑之诛、死罪之名。”在儒生看起来,孔子所修的《春秋》并非记录了已然的历史,而是记录了应然的历史。
目录
作者简介
吴涛 男,1973年生,河南郑州人。1996年毕业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工程一系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获得工学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历史与考古系中国古代史专业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方向,获得历史学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专门史专业中国经学史方向,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2007年至今,在洛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任教,同时为洛阳师范学院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组成人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经学史.秦汉史等。
-
我的哲学之师叔本华
¥13.5¥39.0 -
哲学家的狗:一本让人捧腹大笑的超萌醒脑哲学书
¥16.9¥49.8 -
生如蚁,美如神:怎样平凡而有诗意地过一生
¥19.6¥58.0 -
理想国-精装典藏版
¥21.4¥68.0 -
中国哲学小史
¥18.9¥49.8 -
伦理学与经济学
¥8.2¥20.0 -
谈修养
¥7.7¥20.0 -
道家哲学研究-(附录三种)
¥5.9¥18.0 -
一种人生观
¥26.7¥42.0 -
启蒙先知-严复.梁启超的思想革命
¥18.3¥54.0 -
王阳明心学的智慧
¥10.0¥36.0 -
心灵的平和之美
¥15.4¥45.0 -
脑海中的声音:自我对话的历史与科学
¥15.7¥49.0 -
超解论语:怎样继承孔子留给我们的遗产
¥20.4¥49.8 -
相濡以沫:希腊、罗马与拜占庭的精神世界
¥11.1¥33.5 -
理想国
¥20.7¥45.8 -
明代遗民 顾炎武 王夫之 黄宗羲
¥7.9¥21.5 -
生命的所有可能
¥17.6¥52.0 -
西南联大哲学课
¥18.4¥58.0 -
思考的本质:杜威论逻辑思维
¥12.9¥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