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实主义文学的时代张力-20世纪中国文学主潮的诗学价值

包邮现实主义文学的时代张力-20世纪中国文学主潮的诗学价值

¥20.1 (4.8折) ?
1星价 ¥20.1
2星价¥20.1 定价¥42.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03548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08
  • 出版时间:2011-12-01
  • 条形码:9787516103548 ; 978-7-5161-0354-8

本书特色

《现实主义文学的时代张力(20世纪中国文学主潮的诗学价值)》是一部关于20世纪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专著。全书分为三部分:**部分为理论判断篇,主要研究20世纪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渊源、形成、流变诸因素,勾画了20世纪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脉络。第二部分为创作把脉篇,主要研究在20世纪中国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中产生重要影响的作家的创作经历、创作经验、美学风格、人格魅力等。第三部分为批评对话篇,主要研究新时期以来在文学理论方面具有开拓性的批评家的贡献。本书由冯肖华教授著。

内容简介

《现实主义文学的时代张力:20世纪中国文学主潮的诗学价值》是一部关于20世纪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专著。《现实主义文学的时代张力:20世纪中国文学主潮的诗学价值》分为三部分:**部分为理论判断篇,主要研究20世纪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渊源、形成、流变诸因素,勾画了20世纪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脉络。第二部分为创作把脉篇,主要研究在20世纪中国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中产生重要影响的作家的创作经历、创作经验、美学风格、人格魅力等。第三部分为批评对话篇,主要研究新时期以来在文学理论方面具有开拓性的批评家的贡献。

目录

现实主义文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批评的对话(代序)理论判断篇**章 现实主义百年文学理论渊源一 中国古典传统现实主义文学二 欧洲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三 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第二章 现实主义百年文学创作的高潮一 现实主义创作的**次高潮(1919-1942)二 现实主义创作的第二次高潮(1942-1976)三 现实主义创作的第三次高潮(1976-2000)第三章 20世纪中国人学理论的一个曲线一 “道学”与“人学”的文质分野二 “人学”本体的两个新质点三 “人学”的变异与滑落第四章 抗战文学问题与文学史书写病象一 陪都重庆抗战文学史实双重意义的认知二 陪都重庆抗战文学史实的书写病象三 病象的反思与文学史家理念的修正第五章 当代文学的世界价位与落差一 断想与价位:扭曲的文学灰姑娘二 优势与落差:借机逢缘的文学喷口第六章 当代文学的民间精神及历史遭际一 偏枯:民间立场的位移二 尴尬:情感投向的两难三 原点:民间精神的皈依第七章 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的美学特征一 真善尽美的美学原则二 雅俗共赏的美学格调三 情理兼胜的美学情趣第八章 80年代文学的现实主义诗学逻辑一 伤痕文学--现实主义诗学批判二 反思文学--现实主义诗学考问三 改革文学--现实主义诗学思变四 寻根文学--现实主义诗学探寻第九章 90年代文学的现实主义诗学向度一 新写实--现实主义诗学关注二 新体验--现实主义诗学见证三 新市民--现实主义诗学聚焦四 新现实主义--现实主义诗学情怀第十章 新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放阔一 校园文学:大学生题材创作新崛起二 农民人权:“三农”文学生长新视域创作把脉篇第十一章 还原历史境遇中的鲁迅思想多重性一 社会转型期的“立人”意识二 “根底在人”的灵魂救赎思想三 目及蒙昧的忧愤情怀四 悲悯深广的人道视域五 深邃博大的“民族魂”高度第十二章 把脉历史境遇中的鲁迅人道主义历史观一 政治造影与阶级的鲁迅二 人道主义与本真的鲁迅三 人道文本与趋时杂感第十三章 “鲁迅体式”的新文学奠基一 思想文化与叙事话语的合一二 现代观念与文体意识的自觉三 中介思维与创作方法的自调第十四章 徐志摩诗歌的多维诗学品质一 “摩派诗学品质”:布尔乔亚情结的理想图式二 “摩派诗学品质”:江南士子才情的文化底蕴三 “摩派诗学品质”:爱情灵性的诗化律动第十五章 人化的变奏:陆蠡《鹤》的生命意蕴一 作者寄言:不屈囚者的生命长歌二 咏者托物:人性大爱的情感关怀第十六章 柳青文化人格的文学意义一 延安解放区生活氛围的奠基二 新的民族文化圈的铸模效能三 政治信仰人格基点的抉择四 自我塑造价值观的确立第十七章 “路遥现象”与当下的价值呈现一 苦难英雄的悲壮人生二 文学创作的精神彰显三 特定文学语境下的文本高度四 意识形态层面的社会和谐观第十八章 贾平凹的文学高度一 贾平凹文学事实二 贾平凹文学现象三 贾平凹作品文化学图式第十九章 陈忠实与海明威:人类精神的文学演绎一 桑提亚格:个体生命精神的张力二 白嘉轩生命密码:封建文明精神的遗存三 共质与异质:一种精神,两种内涵的体现第二十章 秦地小说民生权的深度叙事一 《白鹿原》:中国农人民生权的叙事亮点二 《高兴》:中国农人民生权的叙事深度第二十一章 《高兴》与“贾平凹个体文学史”一 跟进时代、直逼现实的史识意味二 关注底层、忧患民生的感情投向三 以小说形式继续完成与政治对话第二十二章 杜文娟“青藏劲风”创作风格论一 情感投向:精神珠峰的不疲追求二 情感张扬:生命彩虹的浓墨重抹三 情感寻梦:文学女孩的天堂行走批评对话篇第二十三章 谢冕:引领新时期诗歌批评新潮流第二十四章 陈辽:致力于新时期文学批评领域的拓荒第二十五章 刘再复:构建新时期“人学”理论新体系第二十六章 李星:文学批评重在生命亲历性第二十七章 李建军:和而不群的悖论批评观第二十八章 小说修辞有了新说法--《小说修辞研究》的原创性第二十九章 女性的哀歌与壮歌--从《体认与追寻一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论》说开去第三十章 源自商州人的别样体悟--读《贾平凹作品商州民间文化透视》主要参考书目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冯肖华,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教授,硕士生导师,高层次创新型优秀拔尖人才,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带头人,文艺学重点学科文艺批评方向带头人,陕西文学研究所所长,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关陇方言与民俗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陕西省社科规划项目评审通讯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20世纪中国小说思潮流派”和“陕西地域文学”。著有《当代批评家评介》、《柳青人格论》、《陕西当代现实主义文学本体论》、《二十世纪中国现实主义小说论纲》(合著)和《文学气象与民族精神--20世纪陕西地缘文学审美形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主编《陕西地域文学研究丛书》(10卷本),参撰《新文学鉴赏文库》和《多维视野中的文学景观》等。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文艺报》、《文艺争鸣》、《文艺理论与批评》、《甘肃社会科学》、《宁夏社会科学》、《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和《兰州大学学报》等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陕西省社科规划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校级重点社科资助项目共15项。获省市社科优秀成果奖、陕西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校级社科优秀成果奖共23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