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849491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02
  • 出版时间:2012-03-01
  • 条形码:9787508494913 ; 978-7-5084-9491-3

本书特色

刘玉年、何华松、虞邦义编著的《淮河中游河道特性与整治研究》系统分析了淮河中游河段19502005年的水沙特性,分析出多数测站20世纪80年代以后含沙量和输沙量呈逐步减少的趋势;系统分析了淮河中游的冲淤变化情况,首次建立了淮河中游水流挟沙能力计算公式;分析了淮河中游河段的河道形态,得出了淮河中游河床变形较缓慢、冲淤基本稳定的结论;系统计算了淮河中游各河段的造床流量;分析提出了各河段的河相关系,建立了河宽、水深、流速、面积与流量的关系式;根据淮河中游存在的主要洪涝问题,分析背景和成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将河相关系分析的成果应用于河道整治,提出了淮河干流进一步整治的方向,建议尽快合理调整行蓄洪区,根据造床流量和河相关系适当扩大河槽泄量,扩大下游洪水出路,并进行了整治效果的分析。这些研究成果将对淮河进一步治理的规划设计、防洪调度和水利管理提供科学理论支撑,具有重要的意义。

内容简介

  刘玉年、何华松、虞邦义编著的《淮河中游河道特性与整治研究》共分 4章,介绍了淮河中游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淮河中游径流量与输沙量的时空变化,分析了主要测站水沙关系,进行了输沙平衡和河道冲淤计算,建立了淮河中游河道挟沙能力计算公式和河相关系,建立了造床流量与特征流量间的响应关系,分析了河道特性和演变规律,在系统分析已实施整治工程效果的基础上,根据淮河中游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其背景和成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指出了淮河干流进一步整治的方向。 《淮河中游河道特性与整治研究》对淮河河道整治规划设计的技术人员有较大的指导意义,也可供广大水利工作者在做河床演变研究时参考。

目录


前言
第1章 淮河中游水沙特性分析
 1.1 淮河中游河道概况
  1.1.1 气象水文
  1.1.2 地形地貌
  1.1.3 河流水系
  1.1.4 河床边界条件
  1.1.5 行蓄洪区
 1.2 淮河中游径流时空分布
  1.2.1 多年平均来水量及空间分布
  1.2.2 径流量的时间变化特性
  1.2.3 水位及水面比降
  1.2.4 小结
 1.3 淮河中游泥沙时空分布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