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中国小说30年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201061252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13
- 出版时间:2008-12-01
- 条形码:9787201061252 ; 978-7-201-06125-2
内容简介
本书梳理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小说的发展历程。在西方经历的近百年的小说演变,在中国则呈加速度进行——从前现代、现代,直至后现代。检索这30年来的小说创作,真可谓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回首整个漫长的中国文学史,还没有哪个时代的文学发展能如富多彩。
目录
**章 八十年代小说
**节 八十年代小说概论
第二节 八十年代短篇小说的发展
第三节 八十年代中篇小说的发展
第四节 八十年代长篇小说文体流变
第五节 论王蒙
第六节 论路遥
第七节 论莫言
第八节 论张贤亮
第二章 九十年代小说
**节 九十年代小说概论
第二节 九十年代短篇小说的发展
第三节 九十年代中篇小说的发展
第四节 九十年代长篇小说文体流变
第五节 论余华
第六节 论王安忆
第七节 论苏童
第八节 论贾平凹
第九节 论王朔
第十节 论王小波
第三章 新世纪小说
**节 新世纪小说概论
第二节 新世纪短篇小说的发展
第三节 新世纪中篇小说的发展
第四节 新世纪长篇小说文体流变
第五节 论毕飞字
第六节 论陈应松
第七节 80后文学的创作潮流
附录:当代中国小说三十年大事记(1978—2008)
节选
**章 八十年代小说
**节 八十年代小说概论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就此结束,多数中国人都有一种噩梦醒来的感觉,同时,伴随着获得“解放”的喜悦,产生了强烈的需要宣泄与倾诉的情感要求。为适应新政治的需要,文学率先承担起了揭批“四人帮”的社会使命,用活生生的事实控诉极“左”政治对全国人民犯下的罪行,不用说,“文革”首先成了这次批判的对象。1977年底,当时还是北京一所中学语文教师的刘心武,在《人民文学》上发表了引起巨大反响的短篇小说《班主任》。小说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了“文革”的文化专制主义。作品的主人公是两个在学校里表面看判然有别而在本质上却惊人相似的中学生,他们都是“文革”政治的受毒害者。小流氓宋宝琦与“好孩子”谢惠敏,一个蛮横粗鲁而内心空虚,一个单纯、进步而褊狭、僵化,但在对待人类文化遗产上,却同样表现出可怕的无知,实际上,两人都是专制政治的蒙昧主义与愚民政策造成的畸形儿。这是一篇在“文革”结束后*早揭露极“左”政治给民族造成创伤——更可怕的是看不见的精神内伤——的“问题”小说,虽说艺术上比较粗糙,但它**个把真正的批判精神带进了新时期小说,且有独到的发见和严肃的思考,还发出了“救救被‘四人帮’坑害的孩子”的时代呼声,就不能不起到引领创作潮流,甚至划分文学时期的重要作用。
……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见字如面
¥15.9¥49.8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夏日走过山间
¥11.3¥30.0 -
人生非若春日蔷薇
¥12.5¥46.0 -
瓦尔登湖
¥11.1¥39.0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8.6¥28.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5.8¥15.0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23.1¥39.8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到山中去
¥9.1¥30.0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50.3¥68.0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6.1¥29.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20.6¥32.0 -
橙黄橘绿半甜时
¥17.9¥49.8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7.0¥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