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5061038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66
- 出版时间:2011-12-01
- 条形码:9787550610385 ; 978-7-5506-1038-5
本书特色
孝,原本是子女对父母的自然亲情,尽人皆有,程度不同而已。孔子认为,孝可以善人心、睦宗族、美风俗,理应提倡与强化。孝亲之情具有普世性,故提倡这一善端,*容易为人接受,坐收事半功倍之效,所以孔子将孝行与人伦道德密切联系,将“孝之为行”提高到“孝之为德”的层面来提倡,使之成为万民取齐的道德准则,要求人们将自发的善行上升为自觉的德行。在孔子删订的《诗经》里,孝成为人们反复歌颂的美德。为了推行普遍的孝行,儒家建立了切于民生日用的孝行规范,供大众学习与践履,对于整体提振全民的道德水平,成效显著,影响深远。 本书十讲通俗地介绍了先秦至明清时期的中国孝文化传统,并将历史与现实结合。 《中国孝文化十讲》由许刚编著的。
内容简介
儒家学说兴起于史称“春秋乱世”的时代,关注的核心是如何改变世道与人心,是经世致用的学问。 孔子痛恨弑篡不绝、征伐迭起的世道,哀怜冷漠无情、唯利是图的人心,希冀社会走向“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从乱世走向治世,关键之点是树立人类普遍的仁爱之心,而孝是“仁之端”,是成就仁者的发端与起点。 孝,原本是子女对父母的自然亲情,尽人皆有,程度不同而已。孔子认为,孝可以善人心、睦宗族、美风俗,理应提倡与强化。孝亲之情具有普世性,故提倡这一善端,*容易为人接受,坐收事半功倍之效,所以孔子将孝行与人伦道德密切联系,将“孝之为行”提高到“孝之为德”的层面来提倡,使之成为万民取齐的道德准则,要求人们将自发的善行上升为自觉的德行。在孔子删订的《诗经》里,孝成为人们反复歌颂的美德。为了推行普遍的孝行,儒家建立了切于民生日用的孝行规范,供大众学习与践履,对于整体提振全民的道德水平,成效显著,影响深远。
目录
作者简介
许刚,男,山东烟台招远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文献学、近现代学术史、《孝经》与中国孝文化、国学普及。已出版专著《张舜徽的汉代学术研究》,编著《国学基础教程》、《中国孩子*喜爱的国学读本》,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并参与多个国家级学术项目。
-
知识分子的幽灵
¥12.9¥39.8 -
寻味中国
¥14.7¥38.0 -
茶经(黑白版)
¥11.1¥48.0 -
中国馔馐谭
¥10.9¥23.0 -
我所不理解的生活-纪念珍藏版
¥11.9¥29.8 -
树荫的温柔-亘古人类激情之源
¥15.0¥39.0 -
柏杨作品-劣根:国民灵魂的桎梏
¥12.0¥26.0 -
门外文谈
¥16.1¥38.0 -
解密富春山居图-国宝背后的秘密
¥6.5¥22.0 -
经典常谈
¥6.2¥14.8 -
中国人的人性与人生-梁晓声解读中国人文化心理的重磅新作
¥11.7¥39.8 -
瓢箪鲶闲话
¥12.6¥36.0 -
溥仪偷运国宝
¥5.2¥26.0 -
古代家训精华:文白对照
¥7.5¥18.0 -
士当何为:徐复观先生谈思录
¥24.8¥68.0 -
中国古代官制
¥12.5¥25.0 -
漫谈中国文化(金融·企业·国学)
¥8.8¥26.0 -
中国文明的密码/何新文选
¥15.4¥48.0 -
东瀛印象记
¥13.2¥35.0 -
文化树-世界文化简史
¥18.3¥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