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中国基层调解研究-以潮汕地区为例

包邮当代中国基层调解研究-以潮汕地区为例

1星价 ¥27.0 (7.5折)
2星价¥27.0 定价¥3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204362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38
  • 出版时间:2012-08-01
  • 条形码:9787562043621 ; 978-7-5620-4362-1

本书特色

《当代中国基层调解研究--以潮汕地区为例》编著者张勤。 本书作者通过对中国社会*低层的调解实态的透彻分析,为我们了解中国纠纷解决的*新发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本书中所展现的发生于乡村社会的大量叙述和分析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乡村社会,由于人们的法律意识并不是太高,仅局限于实证法的分析眼光,无法进行充分的解释。通过将法律置于具体的社会语境的研究方法,本书成功地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当今中国社会基层调解的丰富而有深度的分析。本书的社会一法律分析和发现促使我们去重新思考对调解的现有理解,尤其是对发生在当代中国较为偏僻地区的基层调解。

内容简介

自清末新政以来所开始的民族国家建设(nation-statebuilding),其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执政当局通过政权建设达到对乡村社会渗透和控制的目的。在国家政权建设的大背景下,基层调解制度化趋势明显,这不仅体现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建设上,而且还体现在相关乡镇政权组织如司法所、信访办、人民法庭、派出所调解功能的日益彰显上。然而,组织建设上的国家意志性并没有必然带来调解方式和调解依据的“国家在场”,基层调解具有显著的乡土化倾向。基层调解的乡土性超出了政治国家的*初预想,是乡土社区对国家控制的反控制。只有通过这种反控制,基层调解目标的实现才有保障。

目录

序Preface导论 研究现状、思路和方法**节 多维视野下的基层调解研究现状一、法治视野下的基层调解二、乡村司法视野下的基层调解三、历史变迁视野下的基层调解第二节 研究区域界定一、概述二、研究样本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观点一、国家政权建设和基层调解的制度化二、基层调解的乡土化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材料一、文献研究法二、参与式观察法三、访谈法**章 乡村权力体系变迁和基层调解**节 皇权、绅权、族权三位一体的明清时期一、潮汕地区的开发二、皇权三、绅权四、族权五、三位一体权力体系下的基层调解第二节 乡镇行政官僚化的民国时期一、宗族和保甲二、乡镇行政官僚化三、乡镇行政官僚化趋势下的基层调解第三节 “覆盖型”权力体系的毛泽东时期一、人民公社体制二、宗族的摧毁三、毛泽东时期的基层调解第四节 结语第二章 乡镇司法所和人民调解**节 司法所的由来和变迁一、兴起过程和社会根源二、双重管理和垂直管理三、共生体法律服务所的诞生和属性第二节 司法所人民调解职责和人事结构一、人民调解职责一、人事结构第三节 司法所经费和法律服务一、概述二、讨论第四节 结语第三章 “大调解”格局下的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第四章 乡镇纠纷调解格局中的信访办、人民法庭和派出所第五章 村落权力结构中的调解组织结论 国家政权建设、治理和民间正义参考文献附录 田野调查日志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张勤,男,浙江平湖人。厦门大学学士(1990年),加拿大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博士(Ph.D.)(2006年)。曾在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University of Alberta)从事博士后研究和教学工作(2005年-2007年),现在汕头大学法学院任教。主要研究方向为多元纠纷解决、法律史、比较法。代表作有《中国近代民事司法变革研究——以奉天省为例》(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