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之前确实应该先了解一下作者,这本书是玛拉沁夫的散文集,散文的形式多种多样,这本书就是人物回忆、游记和一些杂记。老先生的文笔语言很淳朴,读起来舒服不做作,而回忆的文章则让人了解到那些同样伟大的人的一些有趣事。
- ISBN:978750636246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它
- 页数:420
- 出版时间:2012-08-01
- 条形码:9787506362467 ; 978-7-5063-6246-7
本书特色
玛拉沁夫编著的《想念青春》内容介绍:玛拉沁夫是中国“草原文学”流派创建人之一。 他的作品《科尔沁草原的人们》《茫茫的草原》《花的草原》《草原英雄小姐妹》《活佛的故事》曾多次获得多种奖项,并受到老舍、茅盾等文学大师们的赞扬。一首《敖包相会》传唱至今…… 玛拉沁夫的散文集《想念青春》以抒情的笔调描绘祖国大好河山和世界各地风情。文中描述了他的创作之路与浪漫情怀,哲思、大气的文字,跳跃于字里行间,把读者带进了玛拉沁夫的散文世界。
内容简介
玛拉沁夫编著的《想念青春》内容介绍:今年是玛拉沁夫创作60周年,1952年在人民文学杂志上发表《科尔沁草原的人们》,随后改编电影,引起轰动。一首《敖包相会》传唱至今……他的作品被选入中小学课本例如:《草原英雄小姐妹》等,玛拉沁夫的名字是与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始终联系在一起的。一起来翻阅《想念青春》吧!
目录
作者简介
玛拉沁夫,中国著名蒙古族作家。1930年8月8日出生。1946年起从事文艺创作,1951年创作小说《科尔沁草原的人们》。1952年——1954年入中央文学研究所,师从著名作家丁玲。1954年返回内蒙古,随即挂职长期深入生活,后任内蒙古自治区文联副主席、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局副局长等职。玛拉沁夫是中国“草原文学”流派创建人之一。他的作品曾多次获得多种奖项,并受到老舍、茅盾等文学大师们的赞扬。1980年调北京工作,先后任《民族文学》主编,作家出版社社长、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常务书记、党组副书记。玛拉沁夫长期从事少数民族文学工作,曾任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长和中国作家协会少数民族文学委员会主任,他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学战线的主要组织者和推动者。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林徽因讲建筑
¥11.9¥29.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她们
¥17.3¥46.8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9.0¥25.0 -
茶,汤和好天气
¥10.1¥28.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10.1¥28.0 -
见字如面
¥15.9¥49.8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瓦尔登湖
¥12.9¥39.0 -
中国小说史略
¥13.3¥35.0 -
梅子熟时栀子香
¥16.9¥49.8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0.7¥29.0 -
随园食单
¥9.1¥30.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3.4¥28.8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回声与倒影
¥13.7¥36.0 -
到山中去
¥10.5¥30.0 -
流星雨(八品)
¥12.8¥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