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总论-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一卷
读者评分
5分

总论-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一卷

1星价 ¥13.0 (3.5折)
2星价¥12.6 定价¥37.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21408159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99
  • 出版时间:2012-06-01
  • 条形码:9787214081599 ; 978-7-214-08159-9

本书特色

一部承载着“友好”、恬淡和对立等不同内容的中日古代关系史,给近代前夜日本传统的中国观留下了什么“思想遗产” 鸦片战争的炮声惊醒东亚的太平梦后,日本的中国观怎样从“文化遥想”变成了“现实殷鉴” 甲午战争后,日本的蔑视型中国观如何形成和固化 二战以后,日本的中国观又经历了怎样的演变 以史为证,知古方可达今。历史这面镜子,既可认知对手,也可检点自身。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1卷总论)》由杨栋梁著,依据后五卷展开的基本实证资料,从日本、中国和世界的共时性三维约束环境的视角出发,历时性地考察了日本近代以来中国观的演变,分析了不同时期中国观的内容和特点,探讨了其中国观的变化规律及其本质。

内容简介

  一部承载着“友好”、恬淡和对立等不同内容的中日古代关系史,给近代前夜日本传统的中国观留下了什么“思想遗产”?鸦片战争的炮声惊醒东亚的太平梦后,日本的中国观怎样从“文化遥想”变成了“现实殷鉴”?甲午战争后,日本的蔑视型中国观如何形成和固化?二战以后,日本的中国观又经历了怎样的演变?以史为证,知古方可达今。历史这面镜子,既可认知对手,也可检点自身。  本卷依据后五卷展开的基本实证资料,从日本、中国和世界的共时性三维约束环境的视角出发,历时性地考察了日本近代以来中国观的演变,分析了其不同时期中国观的内容和特点,探讨了其中国观的变化规律及其本质。

目录

序论
**章 近代以前的中日关系及其“思想遗产”
一、隋以前的中日“宗属”关系
二、隋唐时期中日“对等”关系的涵义
三、五代、两宋“无邦交”时期的中日民间交流
四、元明时期中日关系的“恩怨”
五、封建晚期中日两国的“隔离”
第二章 从质疑到蔑视
——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时期的中国观(1840-1895)
一、鸦片战争后的“中国殷鉴”论
1.日本朝野的鸦片战争观
2.“千岁丸”上海行的实地感受
二、中国对策论的主张和较量
1.中日“连横论”
2.“脱亚”与告别“恶友”论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杨栋梁,1954年2月生,辽宁人。历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南开大学历史系毕业。曾在日本爱知大学经济学部和现代中国学中心、东京大学经济学部、名古屋大学经济学部长期研究或讲学。现任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院长,兼任教育部日本教育专家组组长、中华日本学会副会长、中国日本史学会副会长、中华日本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日本近现代经济史和日本近现代史研究,主要代表作有《日本战后复兴期经济政策研究》《国家权力与经济发展·日本战后产业合理化政策研究》《近代以来日本经济体制变革研究》,发表学术论文、文章等约百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