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评分
4.5分
4.5分
包邮曾国藩的人格、学问与治术
以曾国藩人格、学问与治术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主线,勾勒其生平活动与精神历程,对曾国藩其人作了多角度的深入研究和探讨。
1星价
¥28.5
(7.7折)
2星价¥28.5
定价¥37.0

商品评论(2条)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6702029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98页
- 出版时间:2012-08-01
- 条形码:9787566702029 ; 978-7-5667-0202-9
本书特色
《曾国藩人格、学问与治术》以晚清湖湘文化重要代表人物曾国藩为研究对象,以传统儒者对理想人生及儒家理想的追求与精神结构之间的关联为背景,以曾国藩精神结构的体现之人格、学问与治术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主线,辅以其生平活动与精神历程之勾勒,对曾国藩其人作了多角度的深入研究和探讨。
内容简介
本书以晚清湖湘文化重要代表人物曾国藩为研究对象,以传统儒者对理想人生及儒家*高理想的追求与精神结构之间的关联为背景,以曾国藩精神结构的体现之人格、学问与治术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主线,辅以其生平活动与精神历程之勾勒。
目录
**章 导论
**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主要研究内容
二、研究重点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曾国藩的生平活动与精神历程
**节 早年志学(1815-1838)
一、家世渊源
二、早年求学
三、三考进士
第二节 中年儒吏(1840一1852)
一、京师交游
二、进窥理学
三、仕途之顺
四、迎合新主
第三节 变身儒将(1853-1864)
一、创建湘军
二、初试锋芒
三、困守江西
四、自我审视
五、“剿灭天国”
第四节 晚年之境(1864-1872)
一、全身之策
二、失意剿捻
三、续办洋务
四、教案尴尬
五、病逝南京
第三章 曾国藩的理想人生与执著生命
**节 曾国藩执著的理想人生
一、传统儒家的理想人生
二、立德、立功、立言——曾国藩理想人生的追求
第二节 人生目标之一:人格与立德
一、人格与立德的关系
二、曾国藩所立之“德”的内涵
三、曾国藩立德之道与人格修炼
第三节 人生目标之二:学问与立言
一、学问与立言的关系
二、曾国藩的治学之道
三、曾国藩的立言体现与学问追求
第四节 人生目标之三:治术与立功
一、曾国藩立功的追求
二、功业与治术的关系
三、曾国藩的立功实现与治术构成
第四章 曾国藩的人格与学问的关系
**节 曾国藩理想人格的内涵
一、理想人格具有崇高的德性
二、理想人格具有“周知庶物”的智性
三、理想人格应具有刚强的血性
第二节 曾国藩人格修炼的知识依据
一、学问与德性
二、学问与智性
三、学问与性情
第三节 人格修炼与治学方法的统一
一、共同的目标:立志圣贤
二、共同的文化知识背景:经史百家
三、共同的精神特质
四、一致的思想方法
第五章 曾国藩的人格与治术的关系
**节 儒家的*高理想:圣王合一
一、内圣外王的含义
二、内圣与外王的相互关系
三、从孔子到曾国藩:儒者对圣王合一的追求
第二节 从宋儒到曾国藩的儒术:心术与治术
一、儒术及其发展
二、宋明儒家的儒术:心术与治术
三、曾国藩的由心术到治术
第三节 以心术为治术的实现条件:经世实践
一、为政中的心术——恕忍谦廉之道
二、治军中的心术——仁勤诚信之道
三、治家中的心术——勤俭孝友之道
第四节 矛盾与互补:孔孟之术与申韩之术
一、曾国藩治术中的孔孟之术
二、曾国藩治术中的申韩之术
三、曾国藩治术的矛盾与互补性
第六章 以学术为治术——曾国藩的礼学与礼治
**节 曾国藩学问与治术的关联——礼
一、礼:统摄学术与治术
二、“学治一体”与礼的理念
第二节 曾国藩的学术宗旨:以礼为归
一、清代中叶的礼学思潮
二、曾国藩的礼学及其特色
第三节 曾国藩的经世之术:以礼为本
一、曾国藩的礼治情怀
二、“以礼治军”范式的特色与成就
第四节 曾国藩礼学与礼治的内在关联
一、礼学的经世情怀及其学术特色
二、礼治与礼学的关联及其政治特色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主要研究内容
二、研究重点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曾国藩的生平活动与精神历程
**节 早年志学(1815-1838)
一、家世渊源
二、早年求学
三、三考进士
第二节 中年儒吏(1840一1852)
一、京师交游
二、进窥理学
三、仕途之顺
四、迎合新主
第三节 变身儒将(1853-1864)
一、创建湘军
二、初试锋芒
三、困守江西
四、自我审视
五、“剿灭天国”
第四节 晚年之境(1864-1872)
一、全身之策
二、失意剿捻
三、续办洋务
四、教案尴尬
五、病逝南京
第三章 曾国藩的理想人生与执著生命
**节 曾国藩执著的理想人生
一、传统儒家的理想人生
二、立德、立功、立言——曾国藩理想人生的追求
第二节 人生目标之一:人格与立德
一、人格与立德的关系
二、曾国藩所立之“德”的内涵
三、曾国藩立德之道与人格修炼
第三节 人生目标之二:学问与立言
一、学问与立言的关系
二、曾国藩的治学之道
三、曾国藩的立言体现与学问追求
第四节 人生目标之三:治术与立功
一、曾国藩立功的追求
二、功业与治术的关系
三、曾国藩的立功实现与治术构成
第四章 曾国藩的人格与学问的关系
**节 曾国藩理想人格的内涵
一、理想人格具有崇高的德性
二、理想人格具有“周知庶物”的智性
三、理想人格应具有刚强的血性
第二节 曾国藩人格修炼的知识依据
一、学问与德性
二、学问与智性
三、学问与性情
第三节 人格修炼与治学方法的统一
一、共同的目标:立志圣贤
二、共同的文化知识背景:经史百家
三、共同的精神特质
四、一致的思想方法
第五章 曾国藩的人格与治术的关系
**节 儒家的*高理想:圣王合一
一、内圣外王的含义
二、内圣与外王的相互关系
三、从孔子到曾国藩:儒者对圣王合一的追求
第二节 从宋儒到曾国藩的儒术:心术与治术
一、儒术及其发展
二、宋明儒家的儒术:心术与治术
三、曾国藩的由心术到治术
第三节 以心术为治术的实现条件:经世实践
一、为政中的心术——恕忍谦廉之道
二、治军中的心术——仁勤诚信之道
三、治家中的心术——勤俭孝友之道
第四节 矛盾与互补:孔孟之术与申韩之术
一、曾国藩治术中的孔孟之术
二、曾国藩治术中的申韩之术
三、曾国藩治术的矛盾与互补性
第六章 以学术为治术——曾国藩的礼学与礼治
**节 曾国藩学问与治术的关联——礼
一、礼:统摄学术与治术
二、“学治一体”与礼的理念
第二节 曾国藩的学术宗旨:以礼为归
一、清代中叶的礼学思潮
二、曾国藩的礼学及其特色
第三节 曾国藩的经世之术:以礼为本
一、曾国藩的礼治情怀
二、“以礼治军”范式的特色与成就
第四节 曾国藩礼学与礼治的内在关联
一、礼学的经世情怀及其学术特色
二、礼治与礼学的关联及其政治特色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曾国藩的经济课
¥22.8¥68.0 -
经济学通俗读物:北大经济课(受益一生的经济学智慧)
¥9.7¥35.0 -
经济学反思
¥17.8¥56.0 -
账本里的中国
¥15.4¥48.0 -
博弈论
¥10.9¥38.0 -
国富论
¥16.7¥58.0 -
全球贸易摩擦与大国兴衰
¥19.4¥68.0 -
世界贸易战简史
¥17.9¥52.8 -
中国经济思想变迁与制度发展概论
¥16.0¥50.0 -
博弈论
¥28.4¥49.8 -
国富论
¥9.7¥35.0 -
中美贸易摩擦:怎么看 怎么办
¥16.7¥58.0 -
明清土地契约文书研究(第三版)
¥47.4¥108.0 -
高韧性社会:应对不确定危机的八种能力
¥23.1¥69.0 -
置身事内
¥55.9¥65.0 -
让财富找到你:有温度的经济学
¥19.4¥68.0 -
经济常识一本全
¥10.4¥35.0 -
看得懂的经济学-哈佛教授最受欢迎的经济学课
¥18.0¥58.0 -
思考.快与慢
¥47.9¥69.0 -
半小时漫画经济学(生活常识篇)
¥19.0¥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