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建设

包邮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建设

1星价 ¥33.2 (7.9折)
2星价¥33.2 定价¥42.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860401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86
  • 出版时间:2012-09-01
  • 条形码:9787548604013 ; 978-7-5486-0401-3

本书特色

     《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建设》是杜玉华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以来阶段性成果的展示。“社会结构理论”是马克思解开“历史之谜”,开创社会理论研究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建构,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社会结构研究领域的结晶。客观地说,对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展开系统的研究,在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并不多见。就此而言,该书的出版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内容简介

     《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建设》将理论研究与实践分析相结合,指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限度地增加社会和谐的因素,就应该自觉地以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为指导,认真研究中国社会结构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在实践中自觉运用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来予以解答和解决。对此,杜玉华博士提出要对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有更加科学的理论领悟和实践运用,从社会结构的整体建构、结构要素的全面布局、结构关系的有序运行等方面来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处理好长期以来因为结构失衡而导致的种种矛盾与冲突,并在和谐社会建设中进一步规划和协调好各种结构关系,这充分展现了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的实践意义和当代价值。 任何一项研究都有一个从开始起步到不断成熟的发展过程。杜玉华博士的《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建设》也仅仅是一个起步,但它对推动马克思社会建设理论研究的深化,具有重要意义。

目录


**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一)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二)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三)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结构”的来源及其涵义     (二)“社会结构”的涵义及理解     (三)本书对社会结构的界定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一)研究思路     (二)主要研究方法     (三)主要创新之处 第二章  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的主要思想来源   一、生活世界:对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社会结构思想的扬弃     (一)经济活动的客观规律     (二)劳动分工     (三)阶级和阶级斗争   二、思维武器:对德国古典哲学社会结构思想的批判     (一)历史发展规律     (二)市民社会     (三)人的本质   三、价值追求:对空想社会主义社会结构思想的超越       (一)社会历史观     (二)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三)对未来社会的设想 第三章  马克思社会结构分析的“三维向度”    一、社会生产:以实践为向度的社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杜玉华,1969年9月出生,湖南常德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博士。华东师范大学社会科学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问题研究,先后在《社会科学》、《江海学刊》、《河北学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多篇,主持过教育部及上海市各类纵向项目3项。2009年入选上海市首届“阳光学者”。曾先后应邀赴法国里昂二大(Universite de LyonII)、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Universityof Saskatchlewan)进行学术交流和访问。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