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外大学比较
读者评分
5分

包邮中外大学比较

1星价 ¥17.6 (5.5折)
2星价¥17.6 定价¥32.0
商品评论(1条)
295***(三星用户)

内容不错外观很好

内容品相装帧都可以

2013-12-28 13:49:28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962069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218
  • 出版时间:2012-10-01
  • 条形码:9787509620694 ; 978-7-5096-2069-4

本书特色

  《中外大学比较》分为三个篇章。上篇为西方大学历史发展篇,分别对大学的起源——中世纪大学、近代大学的先驱——德国柏林大学、现代大学的兴起——美国大学的崛起进行了历史的梳理和描述。中篇为中国大学历史发展篇,分别对中国古代高等教育机构、中国近代大学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大学的发展展开了叙述。下篇为中外大学比较思考篇,分别对中外大学理念、中外大学发展中的模仿与创新、中外大学制度、中外大学制度的变革进行了比较分析。

内容简介

本书以历史发生、点面结合的方式,按大学的起源-近代大学的开端-现代大学的形成-现代大学审视与批判的顺序展开,用一根主线,即大学的核心价值观贯穿全书,采用比较研究的视角,对中外大学娓娓道来。

目录

上篇 西方大学历史发展篇
**章 大学的起源--中世纪大学
**节 大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生成基础
一、基督教及其组织--早期知识的累积者和中世纪文化的塑造者
二、近代城市及其自治联盟--大学生成的社会基础和组织原型
三、欧洲知识的复兴一~大学生成的知识基础
四、教学共同体以及学科的产生--大学生成的组织基础和内在条件
第二节 中世纪大学的类型
一、学生大学--博洛尼亚大学
二、先生大学--法国巴黎大学
第三节 中世纪大学的内部组织与管理
一、教授会
二、同乡会(natio)学生组织
三、学院(college)
四、中世纪大学的管理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郭丽君,女,1975年生,湖南湘潭人,教育学博士。2006~2008年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1~2012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在美国印第安纳州立大学进行访问学者研究。现为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比较高等教育和教育政策。主持国家和省部级课题12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等奖励。吴庆华,男,1977年生,湖南凤凰人。现为长沙学院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管理和教育政策。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获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奖励。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