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全球化背景下的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丛书--美国电影塑造的中国女性形象:1990-2001

- ISBN:978754462545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大32开
- 页数:254
- 出版时间:2012-08-01
- 条形码:9787544625456 ; 978-7-5446-2545-6
本书特色
《美国电影塑造的中国女性形象——1990-2001》选择1990年-2001年间共8部以中国女性为主角的美国电影,对比好莱坞的银幕经典,探循中国女性形象的历史演变。这些从被动服从到主宰自我命运的中国女性形象被赋予了不同的功能和含意,揭示了新的历史、文化语境下美国社会对自我/他者之间主观建构关系的反思。这些杂糅着“新”“旧”价值、徘徊在传统和现代之间的中国女性形象隐喻了美国大众面对中国崛起时的集体焦虑和自我安慰。本书由杨静博士著。
内容简介
在全球化背景下,外国语言文学研究具有关注社会的精神与物质、探究人类的存在与发展、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繁荣发展中华文化、弘扬普世价值的重要使命。本丛书从我们在教学科研中遇到的语言、文学、文化、翻译等具体问题入手,进行了建设性的探讨,可供外国语言文学方向的师生,以及从事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教育科研、企业文化塑造的人士参考和借鉴。 本书选择l990年一2001年问共8部以中国女性为主角的美国电影,对比好莱坞的银幕经典,探循中国女性形象的历史演变。这些从被动服从到主宰自我命运的中国女性形象被赋予了不同的功能和含意,揭示了新的历史、文化语境下美国社会对自我/他者之间主观建构关系的反思。这些杂糅着“新”“旧”价值、徘徊在传统和现代之间的中国女性形象隐喻了美国大众面对中国崛起时的集体焦虑和自我安慰。
目录
作者简介
徐真华 男,现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法语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欧洲学会法国研究分会副会长,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文史馆文学院名誉院长。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25.0¥39.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见字如面
¥23.4¥49.8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2.8¥28.8 -
我与地坛-纪念版
¥17.0¥29.0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茶,汤和好天气
¥8.6¥28.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24.4¥49.8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8.6¥32.0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38.4¥68.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8.6¥28.0 -
到山中去
¥9.1¥30.0 -
一个人生活
¥21.2¥45.0 -
西南联大古文课
¥25.9¥58.0 -
夏日走过山间
¥9.1¥30.0 -
梅子熟时栀子香
¥27.4¥49.8 -
快乐就是哈哈哈哈哈 插图纪念版
¥16.6¥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