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一本好书
谣谚传唱于市井小民之口,质朴且真实,表达心声或直言真谛。反映的内容丰富而生动,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不知谣谚就不知社会、不知人民。
- ISBN:9787547021071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93
- 出版时间:2012-09-01
- 条形码:9787547021071 ; 978-7-5470-2107-1
本书特色
《中国谣谚民俗史/圣贤堂书系》编著者王凯旋、李阳。 在中国历史上,伴随着神话传说而出现的还有一种民间文学形式——谣谚。它源自民间大众的集体创作并传唱于市井民人之口。其形式虽短小但精妙,语言虽质朴却真实。在缺乏信息传播途径的古代社会中,谣谚是人们文化传承和表达心声以及传播信息的重要方式。谣谚反映的内容丰富而生动,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对谣谚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是全面了解各个时代社会历史、人民生活及经济状况等多方面内容的重要途径之一。 伴随着民俗学的出现,文化人类学家在从事田野调查的实践中已开始注意到土著居民的语言与各种社会风俗事象的联系。作为文化人类学分支学科的民俗学也将方言土语与俗语谣谚等口碑资料作为自己的基本研究对象。事实上,世界各国民俗学的创立几乎都是从民间文学发展而来,并且几乎一致地是从研究民间口头语言艺术现象开始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人类学为谣谚民俗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内容简介
在中国历史上,伴随着神话传说而出现的还有一种民间文学形式——谣谚。它源自民间大众的集体创作并传唱于市井民人之口。其形式虽短小但精妙,语言虽质朴却真实。在缺乏信息传播途径的古代社会中,谣谚是人们文化传承和表达心声以及传播信息的重要方式。谣谚反映的内容丰富而生动,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对谣谚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是全面了解各个时代社会历史、人民生活及经济状况等多方面内容的重要途径之一。
伴随着民俗学的出现,文化人类学家在从事田野调查的实践中已开始注意到土著居民的语言与各种社会风俗事象的联系。作为文化人类学分支学科的民俗学也将方言土语与俗语谣谚等口碑资料作为自己的基本研究对象。事实上,世界各国民俗学的创立几乎都是从民间文学发展而来,并且几乎一致地是从研究民间口头语言艺术现象开始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人类学为谣谚民俗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目录
**节谣谚的界定与特征
第二节谣谚与民俗的关系
第三节关于谣谚的研究状况分析
第二章 农谚中的民人智慧
**节农谚的界定与分类
第二节农谚的特征
第三节农谚中反映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第四节农谚中的农业文化心理
第三章 时政谣谚中的为官治政
**节谣谚中的为官之道
第二节谣谚对时政人物的品评
第三节谣谚对国家政事的见解
第四节谣谚背后的政治斗争
第四章 谣谚中的教育与考试
-
我所不理解的生活-纪念珍藏版
¥10.5¥29.8 -
寻味中国
¥22.0¥38.0 -
树荫的温柔-亘古人类激情之源
¥22.6¥39.0 -
门外文谈
¥16.1¥38.0 -
柏杨作品-劣根:国民灵魂的桎梏
¥10.6¥26.0 -
解密富春山居图-国宝背后的秘密
¥6.5¥22.0 -
茶经(黑白版)
¥10.3¥48.0 -
经典常谈
¥6.2¥14.8 -
溥仪偷运国宝
¥5.2¥26.0 -
瓢箪鲶闲话
¥10.7¥36.0 -
吾国与吾民-精装典藏新善本
¥14.4¥28.0 -
漫谈中国文化(金融·企业·国学)
¥8.8¥26.0 -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8.5¥25.0 -
古代家训精华:文白对照
¥7.5¥18.0 -
士当何为:徐复观先生谈思录
¥24.8¥68.0 -
中国古代官制
¥11.3¥25.0 -
经典常谈
¥13.7¥39.8 -
中国古代技术文化
¥25.2¥42.0 -
东瀛印象记
¥20.1¥35.0 -
千曲川风情:岛崎藤村散文集
¥18.0¥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