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106035648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23
- 出版时间:2012-09-01
- 条形码:9787106035648 ; 978-7-106-03564-8
本书特色
熊颖俐和宣霞金主编的《永远的回忆》内容介绍:今天,大家在这里济济一堂,一起纪念这位新中国电影史上*具有时代精神和*举足轻重的电影导演艺术家谢晋先生诞辰88周年。2008年,谢晋导演溘然辞世,对于所有中国电影人和当今整个中国电影界而言,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和思念。他是我们在座不少同仁的前辈和恩师,是我们这些电影同行为之尊敬的艺术家,是新中国电影艺术与时代保持同步的先行者,更是新中国电影划时代的一面旗帜。于我们个人感情而言,我们在这里纪念谢晋导演,是对他的那份不舍和怀念:于当下中国电影而言,我们在这里纪念他,则有着更为深远的现实意义。
内容简介
今天,大家在这里济济一堂,一起纪念这位新中国电影史上*具有时代精神和*举足轻重的电影导演艺术家谢晋先生诞辰88周年。2008年,谢晋导演溘然辞世,对于所有中国电影人和当今整个中国电影界而言,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和思念。他是我们在座不少同仁的前辈和恩师,是我们这些电影同行为之尊敬的艺术家,是新中国电影艺术与时代保持同步的先行者,更是新中国电影划时代的一面旗帜。于我们个人感情而言,我们在这里纪念谢晋导演,是对他的那份不舍和怀念:于当下中国电影而言,我们在这里纪念他,则有着更为深远的现实意义。一起来阅读《永远的回忆:我心中的谢晋》吧!
目录
在“2011谢晋电影艺术论坛”上的讲话(吴天行)
在“2011谢晋电影艺术论坛”上的讲话(程坚军)
在“2011谢晋电影艺术论坛”致辞(丁晓燕)
在“2011谢晋电影艺术论坛”(王慧琳)
2011纪念谢晋系列活动概述(熊颖俐)
在“谢晋电影艺术纪念活动”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盛夏锋)
在谢晋电影艺术论坛上的发言(仲呈祥)
现实主义的谢晋导演(黄丹)
谢晋精神永存(费静波)
我心中的谢导(童本骅)
谢晋三题——从几张照片引起的遐思(沈祖安)
大师的*后岁月(顾志坤)
一代名导演走的路——记谢晋(罗君)
新时期谢晋电影叙事模式(范志忠)
清名祭(沈贻炜)
谢晋在陈溪乡许天村(王文)
胸怀家国,是纪念谢老的*好方式(蔡慧慧)
鸿爪留痕真知传世——琐忆谢晋公(王春灿)
怀念和谢晋-起工作的日子(梁廷铎)
闪闪的启明星(张晶)
我心中的谢晋(陈朝玉)
无根的灵魂(沈叶)
谢晋——改革的先行者(许朋乐)
谢晋:是你吸引我走上了电影之路(唐海祥)
谢晋大师的话剧情结(王乐)
反思与审判(张晓欣)
忘却不了的遗叹(谢鲍鑫)
我和谢晋——纪念与谢晋有关的日子(张岩松)
风中的谢导,是偶像,是恩师,更是榜样和力量(胡玥)
银幕下的谢晋(马中兴)
陪谢晋导演廿八都看景(张建成)
谢晋故乡过大年(谭寿焕)
谢晋和酒(卢俊福胡立德[执笔])
浮生若梦——看《清凉寺钟声》有感(傅璐璐)
悲怆的现代化——关于谢晋电影《鸦片战争》(他他)
芙蓉镇美蓉花(苏雅婷)
《芙蓉镇》观后感(姜维)
*要紧的就是要敢于说真话——缅怀敬爱的谢晋导演(陈荣力)
找寻穿越现实的精神力量——重温《牧马人》的点滴感悟(丁莉丽)
永远的“牧马人”(流泉)
仰望铭记名导谢晋(裘士雄)
黑暗现实里的乌托邦(曾甜)
震惊和悲怆(曾毓琳)
永远的女儿红(韩韬)
思念(傅力耕)
永恒的记忆:谢爷爷(李玲)
谢晋与电影同在(王慧王云根)
谢晋导演与影片字幕(余志仁)
谢晋三年祭(赵畅)
谢晋深情缅怀恩师曹禺、焦菊隐(曹树钧)
谢老电影永不衰(洛尘)
作为父亲——写给谢晋诞辰八十八周年纪念(陈宗华)
红色娘子军(陈滨一)
怀念谢晋先生(夏冬)
故乡情深——记谢晋导演的题词和签名(张理竺)
追忆谢晋导演(杨代琇)
谢老,您走得太匆忙(卢祥耀)
我就这样跟谢晋导演“杠”上了(蔡继英)
电影中的众生相——从人文角度谈谢晋电影(朱红旗)
和谢晋的六次零距离接触(薜年勤)
节选
今天,大家在这里济济一堂,一起纪念这位新中国电影史上*具有时 代精神和*举足轻重的电影导演艺术家谢晋先生诞辰88周年。2008年,谢晋导演溘然辞世,对于所有中国电影人和当今整个中国电影界而言,留 下了无尽的遗憾和思念。他是我们在座不少同仁的前辈和恩师,是我们这 些电影同行为之尊敬的艺术家,是新中国电影艺术与时代保持同步的先行 者,更是新中国电影划时代的一面旗帜。于我们个人感情而言,我们在这 里纪念谢晋导演,是对他的那份不舍和怀念:于当下中国电影而言,我们 在这里纪念他,则有着更为深远的现实意义。谢晋导演从业五十余年,拍摄电影作品二十余部,影响了从新中国成 立至今将近半个世纪的中国电影,而他,也成为这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文 化中*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他的电影对历史的沉淀与反思,对时代的追 问与悲悯,以及对动荡岁月里的人物风雨-生的关怀与写照,以及对人性 美好颂扬的不吝啬和对天性浪漫情怀的流露,都是值得当今电影人学习和 思考的典范。谢晋导演的电影,既保持了传统中国知识分子群体对社会与 时代的反思和正气,同时也表达了一个艺术家对时代中那些经历风雨的人 物独有的悲悯和关照。作为电影人,他的社会责任感、文化责任感和人文 关怀,以及对电影叙事和人物本身的创作意识,是让我们今天这些电影创 作者面对当下的中国电影迫切需要借鉴和思考的问题。从谢晋的电影创作中,我想我们能读懂和了解当今中国电影创作存在 的诸多问题所在。谢晋电影之所以都能够完整、独立地表述自己对时代的 立场、视角和思索,正是因为将扎实的传统通俗剧的传奇经验与现实主义 的戏剧性叙事进行了有机整合。上个世纪40年代,谢晋先后于江安和南 京在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学习,深受戏剧创作的方法以及当时的上海“孤岛 电影”对国家民族优患意识和商业生存空间双重满足这种特殊电影叙事形 态的影响。这种在特殊时期中国电影的生存智慧,被谢晋导演借鉴在了新 中国成立后的主流电影之中,这也是为什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谢晋导演 都能拍出既符合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同时又在电影叙事和人物塑造上 服务大众的*重要原因。这也是我们今天的电影创作者在面对主流电影创 作非常需要的创作智慧。上个世纪50年代初,从谢晋的成名作《女篮5号》和60年代初的名 片《红色娘子军》,一直到80年代开始前,期间谢晋创作了不少单纯、热情积极的人物形象,其叙事风格节奏明快,情节流畅,人物个性身上都 具有一定的浪漫主义情怀。*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创作阶段谢晋导演善于 将线性叙事的戏剧性元素与主流意识形态叙事进行巧妙的结合,坚持人物 创作上“情节乃人物性格之历史”这一叙事手法,并力求完成政治与国家、英雄与楷模、“革命”与“美善”之间的置换,从而既迎合了主流意识形 态的需要,同时也没有因此而缺少对人性光辉和真善美的弘扬和表达。站 在一个知识分子的角度,谢晋导演在这一时期站稳了自己对于民族表达的 立场,同时作为一个电影创作者,他不断地从早期“海上电影”的智慧中 探索如何完善主流意识形态电影对主题表达和人物塑造的把握。到了80年代,谢晋导演的创作达到了巅峰时期。《天云山传奇》以 人物的内心线索为叙事结构,通过主人公思想的复杂斗争,构成了影片情 节发展的逻辑。此时,他已经开始尝试用宋薇的“**人称”视角来叙事。他尝试运用大量丰富的镜头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内在体验。而《天云山传奇》 之所以在当时爆发出轰动效应,离不开谢晋对于那段历史的自我体验,以 及大部分人的共同体验。以至于”人民的信件”蜂拥而至,常常引得谢晋 潸然泪下。之后,谢晋导演的《牧马人》,以父子的人物架构为主线,不仅回望 了那个“人性自我分裂”的时代,而且影片所折射出来的人文关怀都是当 今电影所少有的。反观今天的电影,难有创作者站在人物的角度和历史的 高度上,用自己的经历结合时代去影响创作,反而越来越远离时代,脱离 现实。当年的《芙蓉镇》则是谢晋电影中*为重要的一部作品,也是目前 中国主流电影中*为正面描写”文革”的电影。此时,谢晋电影已经将自 己的人文关怀和浪漫情怀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上。他通过为那个时代的悲 剧人物寻找“苦中作乐”的动机,让那个荒诞岁月中国老百姓依旧“人心 不死”,秦书田和胡玉音在清晨用扫帚跳舞的桥段,是谢晋电影一生中* 悲天悯人也*诗意的瞬间。P36-37
-
大宋宰相王安石
¥22.6¥55.0 -
在彭德怀身边
¥7.6¥22.0 -
一个政治家的肖像-约瑟夫.富歇传
¥10.6¥32.0 -
人类群星闪耀时
¥9.9¥29.8 -
张爱玲传:浮华褪尽,人比烟花寂寞
¥10.0¥36.0 -
走出晚清:大师们的涅槃时代
¥16.3¥45.0 -
1823.2-1901.11-李鸿章传
¥10.6¥32.0 -
人类群星闪耀时
¥20.2¥45.0 -
百年梦忆:梁实秋人生自述
¥10.7¥28.0 -
曹操传
¥24.8¥59.0 -
宇宙中最微小的光
¥19.9¥59.0 -
洪业传
¥16.1¥42.0 -
隔膜与猜忌:胡风与姚雪垠的世纪纷争
¥10.6¥30.0 -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8.8¥29.0 -
赶潮的人-蒋梦麟传
¥24.8¥70.0 -
重逢(最后的对话3)(精)
¥23.4¥59.0 -
执着的探索者:达尔文
¥8.6¥36.0 -
苏东坡:最是人间真情味
¥16.4¥48.0 -
陶渊明传论
¥9.3¥26.0 -
蒋经国初登政坛
¥15.4¥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