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21305197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33
- 出版时间:2012-12-01
- 条形码:9787213051975 ; 978-7-213-05197-5
本书特色
“农家女,背竹筐,拾桑叶,听蚕声。"祖上四代都是蚕农的沈爱琴从小就熟悉这首儿歌,对洁白、高贵的丝绸有着无法割舍的感情。1975年,当杭州市笕桥镇的领导让她去创办绸厂时,她兴奋地立即走马上任:“茧子是我们生产的,城里人能织绸,为什么我们不能?”办厂的全部家当是用卖旧楼板换来的3600元资金和8台从大厂退下来的旧机器。沈爱琴带着20多名职工开始艰苦创业…… 《中国绸王(沈爱琴传奇)》(作者萧树)讲述了她的故事。 这个美丽世界的无限风光中,有你贡献的精彩。 ——屠红霞 董事长使命必达、勇于创新的精神,宽容、大气的人格魅力,预见性、统领性的战略眼光,指引着我们克服了种种困难,顺利发展。 ——王云飞 沈爱琴是这样的传奇人物:她意气风发地奋斗过,她将一个原始落后的织造小厂打造成中国丝绸行业的领军企业。她活出了价值,她的人生有着特别的意义。 ——莫五仙 回首当年擒龙事,却看天兵掌旗人。 ——孙有毅 她用30多年的奋斗,率领万事利扛起了中国丝绸的大旗,引领中国丝绸开始了重续辉煌的长征。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她能和全体万事利人一起,站立在世界丝绸的巅峰,共享中国丝绸的无上荣耀。 ——屠红燕 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将不仅是世界丝绸的生产中心,也会是世界丝绸的创意中心、研发中心,时尚潮流发布中心。为了这样的目标,以沈爱琴为代表的一代丝绸人付出了毕生的心血,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李建华
内容简介
“农家女,背竹筐,拾桑叶,听蚕声。"祖上四代都是蚕农的沈爱琴从小就熟悉这首儿歌,对洁白、高贵的丝绸有着无法割舍的感情。1975年,当杭州市笕桥镇的领导让她去创办绸厂时,她兴奋地立即走马上任:“茧子是我们生产的,城里人能织绸,为什么我们不能?”办厂的全部家当是用卖旧楼板换来的3600元资金和8台从大厂退下来的旧机器。沈爱琴带着20多名职工开始艰苦创业…… 《中国绸王:沈爱琴传奇》讲述了她的故事。
目录
楔子
**章 神仙做不了的,我们也得做
1.生死一念间
2.难上加难
3.巧妇敢做无米之炊
第二章 草根生存和茁壮成长
1.不甘落后着眼未来
2。你拼出成绩,别人来摘桃子
3.同呼吸共命运
第三章 人生*难是突破
1.不等不靠占领先机
2.攀山头插红旗
3.钻天打洞找米下锅
第四章 从**再到**
-
生命是一万次的春和景明
¥16.6¥52.0 -
百年梦忆:梁实秋人生自述
¥8.6¥28.0 -
大宋宰相王安石
¥17.5¥55.0 -
加缪自述
¥10.0¥28.0 -
人类群星闪耀时
¥12.3¥29.8 -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8.8¥29.0 -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12.9¥39.8 -
悲喜同源
¥49.0¥79.0 -
男儿到死心如铁:辛弃疾词传
¥10.0¥36.0 -
非常在-作为作家.还是作为女人
¥14.4¥32.0 -
白居易:乐天诗雄(八品-九品)
¥10.0¥28.0 -
老派:闲话文人旧事
¥15.4¥48.0 -
梁晓声自述
¥16.4¥48.0 -
民国清流大师们的抗战时代-肆
¥15.9¥49.8 -
傅雷家书-三联初版纪念本(九品)
¥25.9¥36.0 -
谁以锦瑟奏哀弦:李商隐词传
¥10.7¥36.0 -
名家经典:苏东坡传(精装)
¥27.4¥56.0 -
梦里不知身是客 : 李煜词传
¥10.0¥36.0 -
张爱玲传:浮华褪尽,人比烟花寂寞
¥10.0¥36.0 -
毛泽东和他的高参们
¥18.4¥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