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险社会视阈下的媒介文化研究

包邮风险社会视阈下的媒介文化研究

¥17.2 (5.9折) ?
1星价 ¥17.2
2星价¥17.2 定价¥2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1219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54
  • 出版时间:2012-06-01
  • 条形码:9787516112199 ; 978-7-5161-1219-9

本书特色

《风险社会视阈下的媒介文化研究》由李春雷所著,以历史、西方和现实的维度,以田野调研和文本解读的方法,尝试阐释媒体文化本身不仅对于精神旨趣、价值引领等方面有着促动作用,而且在高风险社会语境下,媒体文化中的价值观、伦理观乃至外在的行为表现方式,对社会民众(包括底层民众)不仅仅是信息传递的功能,还有着情感期待、寄托、表达和理性启蒙等方面的功用。

内容简介

《风险社会视阈下的媒介文化研究》由李春雷所著,《风险社会视阈下的媒介文化研究》以报刊为代表的大众传媒自清末民初面世以来,在学术、生活、社会等各个层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中国高风险社会的到来,媒介以自身的语言表达和镜像再现更是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其中“媒介文化”则是核心中的核心。因此,笔者以历史、西方和现实的维度,以田野调研和文本解读的方法,尝试阐释媒体文化本身不仅对于精神旨趣、价值引领等方面有着促动作用,而且在高风险社会语境下,媒体文化中的价值观、伦理观乃至外在的行为表现方式,对社会民众(包括底层民众)不仅仅是信息传递的功能,还有着情感期待、寄托、表达和理性启蒙等方面的功用。

目录

绪论一、现状与动态: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二、文化传播与文化安全:媒介文化研究价值的另一种解读三、学术传播与学者心态:媒介文化研究方法阐释**编媒介文化的“性格”和现代素养一、《学衡》的坚持:媒体知识分子的时代写照1.选择与批判:媒体知识分子的学术理念和价值抉择2.“性格”与现实:媒体知识分子的特毅力行3.两歧性的还原:媒体知识分子价值选择的“超时代性”二、自觉性与现代性:出版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学人地位的形成1.出版理念的跟进2.出版界与学人理念的“暗合”3.出版界对学人地位的促动4.结语三、回望与致敬:媒介文化“性格”的凸显1.媒介精英的精英意识2.媒介文化的文化传统3.结语第二编媒介文化的“态度”和价值框架一、媒介文化对民族文化心理的“渐进式”构建1.媒体“集体失忆”的检讨2.再追溯与比照:媒介对历史民族文化心理的介入3.媒介文化的价值理性和民族文化心理建构二、媒介文化对政府信任的构建――以对“拆迁心理”引导的实证分析为例1.调查样本的选取与样本特征分析2.主流媒体对公众认知的塑形3.网络传播促进负面情绪的扩散4.基于群际情绪的公众态度与行为5.风险社会媒介文化对拆迁心理的引导机制6.结语三、媒介文化对公众“政治弱势心理”的引导――基于“东明事件”的实证分析1.表象的解析:底层民众政治弱势心理泛化2.涵化与建构:媒介对政治心理的影响分析3.习惯性缺位:媒介的失语与民众的利益诉求困境4.赋权:大众媒介的功能转向5.结语四、媒介文化对公众“犯罪心理”的疏解――基于“江苏泰兴校园砍杀事件”的调查分析1.相关概念与案例调查2.研究目的、方法及样本分析3.“江苏泰兴校园事件”媒体报道缺失的检视4.疏解大众“犯罪心理”策略的考量5.结语第三编媒介文化的“理想”和责任意识的提升一、理解和批判:反思电视媒介文化――基于婚姻真人秀节目的思考1.婚姻真人秀:全媒体时代电视媒介的应对2.婚姻真人秀:电视媒介文化构建的考量3.艰难前行的电视媒介文化书中一节二、电视深度报道故事化叙事的批评1.悬念升级:电视深度报道故事化叙事的表现2.回顾与检讨:电视深度报道故事化叙事的“悖论”3.结语三、山寨文化的再思考――基于网民媒介素养的视角1.感知山寨文化:另类的文化形态2.“透视”山寨文化:媒介素养缺乏症3.“下药”山寨文化:网民媒介素养的提升4.结{吾四、媒介文化理性启蒙功能的担当――基于“宜黄自焚事件”的实证研究1.研究目的、方法及样本分析2.激进博弈:舆论建构中理性缺失现状3.启蒙路径:舆论建构中的行为纠偏4.结语第四编媒介文化的实证案例和“动态”档案构建一、“东明事件”1.案例简介2.媒体报道3.事件发展4.分析评价二、江苏“泰兴校园伤人事件”1.案例简介2.媒体报道3.事件发展4.分析评价三、山东“潍坊校园事件”1.案例简介2.媒体报道3.舆情发展4.分析评价四、江西“宜黄拆迁事件”1.案例简介2.媒体报道3.舆情发展4.分析评价五、“小悦悦事件”1.案例简介2.媒体报道3.事件发展4.分析评价六、“钓鱼岛事件”1.案例简介2.媒体报道3.舆情发展4.分析评价七、媒介女性形象调研1.研究缘起2.媒介作为3.媒介呈现4.分析评价八、孔子学院的文化传播1.调查情况2.发展现状3.传播活动4.分析评价九、来华留学生与媒介介入调查1.调研缘起2.调研情况3.媒体介入4.分析评价十、“郭美美事件”1.案例简介2.媒体报道3.事件发展4.分析评价十一、“'弟弟要睡了'事件”1.案例简介2.媒体呈现3.舆情发展4.分析评价十二、“乌坎事件”1.案例简介2.媒体报道3.事件发展4.分析评价十三、媒体对生态经济理念传播调研1.案例介绍2.媒体报道3.事件发展4.分析评价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李春雷,1976年生,河北省保定人,南开大学2005年博士毕业,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传播、新闻传播心理、媒介文化等,现为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一类),新闻学、传播学研究生导师、学科带头人。现主持名为《社会困难群体心理疏解与传媒引导机制研究》的国家社科基金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主持或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6项,在《现代传播》、《新闻记者》、《当代传播》、《电视研究》、《河北大学学报》、《史学理论研究》、《历史教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出版社出版专著4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