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宋时期南方民间佛教造像艺术

包邮唐宋时期南方民间佛教造像艺术

¥21.8 (4.7折) ?
1星价 ¥21.8
2星价¥21.8 定价¥46.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16203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63
  • 出版时间:2013-02-01
  • 条形码:9787516116203 ; 978-7-5161-1620-3

本书特色

《唐宋时期南方民间佛教造像艺术》讲述了唐宋时期民间佛教成为庶民信仰的主流,南方地区四川、云南、浙江由民间佛教信仰形成的一系列人格化、偶像化神祗,如观音、地藏、毗沙门天王、罗汉造像,不仅被单尊供奉,而且也被组合供奉,显示了民众对佛教信仰的认识。

内容简介

唐宋时期民间佛教成为庶民信仰的主流,中国南方地区的四川、云南、浙江由民间佛教信仰形成的一系列人格化、偶像化神祇,如观音、地藏、毗沙门天王、罗汉的龛窟造像。这些造像不仅被单尊供奉,而且也被组合供奉,显示了民众对佛教信仰的认识。本文以唐宋时期南方地区流行的观音、地藏、毗沙门天王、罗汉龛窟造像为研究对象。依据辑录的造像材料,统计分析造像特征,追溯造像及信仰的渊源,兴盛情况,地区间造像的相互联系。同时对造像进行分期研究,释读造像记的含义,对重点造像进行专题讨论,进而分析民间佛教信仰的特点。这些讨论又都放在唐宋时期社会背景中去考察,以重构历史的原境和庶民信仰的选择。

目录

前言**章 唐宋时期南方观音造像 **节 四川观音造像 第二节 云南观音造像 第三节 浙江观音造像 第四节 唐宋时期南方观音造像的分期与风格样式 第五节 观音造像记所反映的信仰 小结第二章 唐宋时期南方地藏造像 **节 四川地藏造像 第二节 四川地藏造像分期与特征 第三节 四川地藏造像记所反映的信仰 第四节 浙江和云南地藏造像 第五节 地藏造像的手势与持物 第六节 地藏造像与其他造像的组合方式 小结第三章 唐宋时期南方毗沙门天王造像 **节 四川毗沙门天王造像 第二节 云南毗沙门天王造像 第三节 四川云南毗沙门天王造像特征 第四节 唐宋时期南方毗沙门天王造像分期与风格样式 小结第四章 唐宋时期南方罗汉造像 **节 四川云南罗汉造像 第二节 浙江罗汉造像 第三节 唐宋时期南方罗汉造像的分期及罗汉动态持物解析 第四节 杭州飞来峰第68号龛造像分析 第五节 罗汉绘画与罗汉造像 第六节 罗汉造像记所反映的信仰 小结第五章 唐宋时期南方民间佛教造像与信仰 **节 唐宋社会背景下民间佛教造像的发展 第二节 唐宋时期南方民间佛教造像与北方佛教图像的关系 第三节 唐宋时期南方民间佛教造像与信仰特点 小结参考文献附图后记附记
展开全部

节选

《唐宋时期南方民间佛教造像艺术》讲述了唐宋时期民间佛教成为庶民信仰的主流,南方地区四川、云南、浙江由民间佛教信仰形成的一系列人格化、偶像化神祗,如观音、地藏、毗沙门天王、罗汉造像,不仅被单尊供奉,而且也被组合供奉,显示了民众对佛教信仰的认识。

作者简介

司开国,江苏沭阳人,浙江绍兴文理学院美术学院陶艺雕塑工作室主任,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中国佛教艺术》杂志编辑。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学与博物馆学博士。南裘大学美术研究院宗教雕塑硕士,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学士。撰有《阳羡茗壶系·骨董十三说》(合著),在《美术研究》、《美术》、《荣宝斋》等杂志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