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636389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513
  • 出版时间:2012-11-01
  • 条形码:9787536363892 ; 978-7-5363-6389-2

本书特色

    古壮字也叫方块壮字,或称土俗字,壮语称为sawndip(0aua24dip55],它是壮族先民在长期的生活生产斗争中仿效汉字六书的构字方法创造并不断发展形成的一种民族文字。古壮字和壮族的语言相一致,因此自古至今。它一直在壮族民间流行,应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壮族人民用以传情达意,陈理记事的工具。例如民间的神话、故事、传说、歌谣、谚语、剧本、寓言、楹联、碑刻、药方、家谱、契约等,许许多多是用古壮字记录,应用于当时,流传于后世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个革命历史时期,包括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壮族人民仍运用这种文字编写山歌、壮剧等文艺作品,以传播革命道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可以说,古壮字在壮族文化发展史上发挥了重大的作用,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内容简介

古壮字也叫方块壮字,或称土俗字,壮语称为Sawndip(0aua24dip55],它是壮族先民在长期的生活生产斗争中仿效汉字六书的构字方法创造并不断发展形成的一种民族文字。古壮字和壮族的语言相一致,因此自古至今。它一直在壮族民间流行,应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壮族人民用以传情达意,陈理记事的工具。例如民间的神话、故事、传说、歌谣、谚语、剧本、寓言、楹联、碑刻、药方、家谱、契约等,许许多多是用古壮字记录,应用于当时,流传于后世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个革命历史时期,包括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壮族人民仍运用这种文字编写山歌、壮剧等文艺作品,以传播革命道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可以说,古壮字在壮族文化发展史上发挥了重大的作用,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目录

凡例

拼音壮文音序索引

古壮字笔画检字表

字典正文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