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95-1949-中国大学教授研究-近代教授.大学与社会的互动史
读者评分
4.8分

包邮1895-1949-中国大学教授研究-近代教授.大学与社会的互动史

全书从教育史等多学科的角度,以教授群体、社会及大学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为研究主线,回答这些教授群体从哪里来、如何存在以及怎样影响社会等基本问题。

1星价 ¥30.1 (7.7折)
2星价¥30.1 定价¥39.0
商品评论(6条)
ztw***(三星用户)

民国大学教授研究

民国大学教授研究

2023-07-06 10:59:11
0 0
120***(三星用户)

阅读一本书,就是和作者的一种对话,在读完了一本书后,读者有义务对书本做出公正的评价。

2023-04-19 11:39:25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4056168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03
  • 出版时间:2012-09-01
  • 条形码:9787544056168 ; 978-7-5440-5616-8

本书特色

   陈媛编著的《中国大学教授研究:近代教授、大学与社会的互动史(1895-1949)》从教育史等多学科的角度,把中国近代教授群体作为中国近代社会、大学和知识分子三维结构中的一个中心要素,以教授群体、社会及大学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为研究主线,从教授群体的产生背景、形成机制、结构特征和角色作用几个方面,回答中国近代大学教授群体从哪里来、如何存在以及怎样影响社会等基本问题,在回顾与沉思中获得有益启示。

内容简介

《中国大学教授研究:近代教授、大学与社会的互动史(1895-1949)》由陈媛编著。    
中国近代大学教授群体是在特殊时空下被动适应社会变革和主动推动教育救国的重要力量。《中国大学教授研究:近代教授、大学与社会的互动史(1895-1949)》从教育史等多学科的角度,把中国近代教授群体作为中国近代社会、大学和知识分子三维结构中的一个中心要素,以教授群体、社会及大学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为研究主线,从教授群体的产生背景、形成机制、结构特征和角色作用几个方面,回答中国近代大学教授群体从哪里来、如何存在以及怎样影响社会等基本问题,在回顾与沉思中获得有益启示。

目录

导言 
**章  社会变革:教授群体形成之缘 
  **节西学东渐催生中国近代大学 
    一、中国近代大学的产生 
    二、中国近代大学制度的建立 
    三、西式大学文化对中国大学的影响   
  第二节  中国近代大学教授群体的两个来源   
    一、科举废除后士人身份的转换 
    二、留学生回国后的职业选择 
  第三节  中国近代大学教授群体形成的三个时期 
    一、萌发期 
    二、成长期 
    三、稳定期 
第二章  聘任机制:教授群体准入之规 
  **节  政府聘任制度的建立 
    一、清末聘任教习的规定 
    二、北洋政府时期的聘任制度 
    三、南京政府时期的聘任制度 
  第二节  大学聘任制度的实施 
    一、大学出台的聘任细则 
    二、大学聘任教授类型 
    三、大学聘任实践面临的共性问题 
  第三节  聘任制度是教授职业的准入机制   
    一、聘任制赋予教授群体专业化 
    二、聘任制赋予教授群体高地位 
    三、聘任制赋予教授群体竞争性 
第三章  结构审视:教授群体存在之态 
  **节  要素结构 
    一、国籍结构 
    二、地域结构 
    三、籍贯结构 
    四、学科结构 
    五、性别结构 
  第二节  能级结构 
    一、等级结构 
    二、类型结构 
    三、人格结构 
  第三节  个性结构 
    一、引领风潮的教授群落 
    二、学术本位的教授群落 
    三、注重实用的教授群落 
    四、中西荟萃的教授群落 
第四章  多重角色:教授群体作用之本   
  **节  学术角色 
    一、讲课的学问家 
    二、现代学术的开拓者 
    三、学术发展的规划者 
  第二节  社会角色 
    一、中产阶级 
    二、精神贵族 
    三、道德示范者 
  第三节  政治角色 
    一、议政者 
    二、参政者 
    三、避政者 
结语 
附录一:新中国建立前夕高等院校一览表 
附录二:几所著名大学的教授名单(部分)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陈媛,1970年生,辽宁灯塔人,中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讲师,哲学博士后,先后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并获得教育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教育史、高等教育、教师伦理、大学文化等。近年来独立主持和参与10余个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在中文核心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等权威期刊全文转载,博士论文获得2010年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