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1612166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大32开
- 页数:363
- 出版时间:2013-02-01
- 条形码:9787516121665 ; 978-7-5161-2166-5
本书特色
赵奉蓉编写的《<逸周书>文学研究》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10YJC751129))结项成果。该书从中国文化中广义的文学观念出发,对《逸周书》的文本形态、叙事、物候事象、人物形象进行了系统细致的考察研究。**,从“解”字考、篇名论、“数字为纪”现象、言体文类等方面入手分别对《逸周书》中的文学因素进行研究,根据这些文学因素的特征,在文学发展的脉络中力图廓清《逸周书》的文本形态问题。第二,《逸周书》作为记述周代历史以及典章制度的文献,叙事占据较大篇幅,对于《逸周书》叙事的探讨也成为《逸周书》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三,《逸周书?时训解》记录了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七十二个时段的物候,这些物候承继《夏小正》的历法体系,又带有周文化的特色,成为表现历史反思主题的重要载体。第四,人物形象是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逸周书》展现了众多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与其他典籍中的人物形象相比,或是描写比较客观,或是叙述比较全面,或是可以补充他说,或是可以颠覆旧说。
内容简介
《<逸周书>文学研究》从中国文化中广义的文学观念出发,对《逸周书》的文本形态、叙事、物候事象、人物形象进行了系统细致的考察研究。**,从“解”字考、篇名论、“数字为纪”现象、言体文类等方面入手分别对《逸周书》中的文学因素进行研究,根据这些文学因素的特征,在文学发展的脉络中力图廓清《逸周书》的文本形态问题。第二,《逸周书》作为记述周代历史以及典章制度的文献,叙事占据较大篇幅,对于《逸周书》叙事的探讨也成为《逸周书》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三,《逸周书·时训解》记录了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七十二个时段的物候,这些物候承继《夏小正》的历法体系,又带有周文化的特色,成为表现历史反思主题的重要载体。第四,人物形象是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逸周书》展现了众多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与其他典籍中的人物形象相比,或是描写比较客观,或是叙述比较全面,或是可以补充他说,或是可以颠覆旧说。
目录
序
前言
**章 《逸周书》的文本形态论
**节 《逸周书》篇名“解”字考
第二节 《逸周书》篇名由来论
第三节 《逸周书》中的“数字为纪”现象
第四节 《逸周书·周祝解》与“言”体文类
第二章 《逸周书》的叙事
**节 史官文化视野下的线形叙事
第二节 礼乐文化影响下的空间叙事
第三节 周代文化浸染下的色彩描写
第四节 神话思维关联下的铺排描写
第三章 《逸周书》的物候事象
**节 物候事象的分类及意旨
第二节 物候事象的展现方式
第三节 严整而有序的象征事象群
第四节 物候事象句式的韵律特点
第四章 《逸周书》的人物形象
**节 励精图治、谋深虑重的圣德之君
第二节 恪勤不懈、夙夜忧患的开国之君
第三节 虔虔在位、追迹文武的明过之君
第四节 博闻强识、娴于治乱的辅国重臣
第五节 忠言进谏、匡弼王业的社稷之臣
第六节 《逸周书》出现的君臣模式及寓意寄托
结语
附录 历代书目题跋文献之著录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赵奉蓉,女,1979年9月生,山东省潍坊人。1999—2006年在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攻读学士、硕士学位,师从杨树增先生。2006—2009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李炳海先生。2009年至今,在河南大学文学院任教。2011年1月始为河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在研人员,合作导师为王立群先生。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5.9¥55.0 -
她们
¥16.0¥46.8 -
我是一只骆驼
¥14.2¥32.0 -
瓦尔登湖
¥11.1¥39.0 -
中国小说史略
¥15.4¥35.0 -
有趣,都藏在无聊的日子里
¥14.5¥45.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4.8¥32.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读人生这本大书
¥10.2¥26.0 -
存在的艺术(八品-九品)
¥13.5¥39.0 -
茶,汤和好天气
¥8.6¥28.0 -
门
¥14.4¥42.0 -
像我这样和生活开玩笑的人
¥16.6¥52.0 -
几多往事成追忆
¥10.6¥32.0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 -
夏日走过山间
¥9.1¥30.0 -
到山中去
¥9.1¥30.0 -
随想录-版本摭谈
¥17.3¥65.0 -
浮生六记
¥10.0¥36.0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