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南京-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南京文学生态
读者评分
5分

文学南京-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南京文学生态

1星价 ¥17.1 (3.8折)
2星价¥16.7 定价¥45.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2262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50
  • 出版时间:2013-03-01
  • 条形码:9787516122624 ; 978-7-5161-2262-4

本书特色

  《文学南京: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南京文学生态》由绪论、民国时期南京的文化保守主义传统、民国时期南京的文学社团与传媒、和“文学南京”的独特性四部分组成。南京文化是多种地域文化的融合体,具有独特的城市气质和强大的文化包容力,民国时期南京的文学生态既不同于京派的学院化,也不同于海派的商业化,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南京文学分化为三个部分:一部分延续了20年代文化保守主义传统,强调文学的独立价值,不断加强文学的传播和研究;一部分不完全赞同国民政府的政治主张,形成评论干预时事的公共领域;另一部分则将文学视为政治的宣传工具,作品在题材选择上具有强烈政治倾向,还隐含着政治权力运作机制及政治行为。总体看来这一时期南京文学形态多元化,新旧文化理念并存,成为南北文化之间的过渡。

内容简介

《文学南京--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南京文学生态》由张勇所著,“文学南京”既指文学作品中呈现的南京这座城市的风貌,也是致力于重建南京的历史想象的文学努力,《文学南京--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南京文学生态》由绪论、民国时期南京的文化保守主义传统、民国时期南京的文学社团与传媒、和“文学南京”的独特性四部分组成。南京文化是多种地域文化的融合体,具有独特的城市气质和强大的文化包容力,民国时期南京的文学生态既不同于京派的学院化,也不同于海派的商业化,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南京文学分化为三个部分:一部分延续了20年代文化保守主义传统,强调文学的独立价值,不断加强文学的传播和研究;一部分不完全赞同国民政府的政治主张,形成评论干预时事的公共领域;另一部分则将文学视为政治的宣传工具,作品在题材选择上具有强烈政治倾向,还隐含着政治权力运作机制及政治行为。总体看来这一时期南京文学形态多元化,新旧文化理念并存,成为南北文化之间的过渡。

目录

绪论
**章 民国时期南京文化保守主义传统
**节 南京文化保守主义的传统底蕴
一 绵延的国粹思潮
二 南社的余绪
三 国学研究会与《国学丛刊》
第二节 西方文化保守主义观念的引入
一 西学对于复古派的影响
二 《学衡》与新人文主义精神
第三节 文化保守主义与政治保守主义的关联
一 民族主义思想倾向
二 文化保守主义与政治保守主义的差异
第二章 民国时期南京的校园文学社团与传媒
**节 南京校园文化变迁与社团、传媒的变革
一 南京高等师范一东南大学一中央大学的社团及刊物
二 金陵大学的社团与媒体
三 辐射于校园之间的社团及刊物
第二节 教育变革引起的新旧文学并存与冲突
一 新旧文学的并存
二 国语运动带来的新旧文学观念的论争
三 关于诗歌审美标准的论争
第三章 民国时期南京的政治文学社团与传媒
**节 二三十年代政治影响下的南京报纸
一 官方报纸
二 民办报纸
三 报纸副刊
第二节 南京的政治文学社团与刊物
一 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社团及刊物
二 国民党右翼党派文学社团及媒体
第四章 文学南京的独特性
**节 南京城市文化传统的独特性
一 作为政治中心的南京
二 作为教育文化中心的南京
第二节 新旧文学作品中的南京形象
第三节 南京文学与“京派”、“海派”之间的差异
一 南京文学与“京派”的异同
二 南京文学与“海派”的异同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张勇,山西灵石人。200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在职博士后,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在《文史哲》、《文艺争鸣》、《名作欣赏》、《当代戏剧》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