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分
包邮文学的故宫:祝勇答问录
故宫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祝勇著述集之一,本书收录媒体对他的采访和谈话,字里行间闪现着作者思想的灵光。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45167610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59
- 出版时间:2024-01-01
- 条形码:9787545167610 ; 978-7-5451-6761-0
本书特色
《文学的故宫——祝勇答问录》是由媒体对祝勇的采访和谈话组成。这些访谈,或谈故宫对祝勇写作的影响,或谈祝勇的历史观,虽是一本答问录,但字里行间闪现着作者思想的灵光。我们可以透过文字清晰地触摸到祝勇的思想脉络,感受到他作为一个文化研究者,沉潜在中国文化的魅力中、致力于读书做学问的那份气度与从容。
内容简介
《文学的故宫——祝勇答问录》由媒体对祝勇的采访和谈话组成。这些访谈,或谈故宫对祝勇写作的影响,或谈祝勇的历史观,虽是一本答问录,但字里行间闪现着作者思想的灵光。从访谈中不难感受到,无论是书写故宫,还是站在更大的视角上书写文明史,祝勇致力于精心建构一座历史宫殿,以自己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恢复当代人对传统的感受力,重新展现中华民族历史深处与文明源头的魅力。在与采访者的一问一答中,还原了祝勇当时的心境和思想,也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对于喜欢和研究祝勇作品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是走近祝勇及其作品的绝佳指南。
目录
《辛亥年》的历史回声
——答《文学报》记者问
历史不是与现实无关的废墟
——与黄兴涛先生的对话
一百年前的抉择与一百年后的态度
——答《中国青年》记者问
我们的特权是时间赋予的
——答《城市快报》记者问
时间的距离,既远又近
——答《解放日报·读书周刊》记者问
乾隆皇帝的艺术品位
—一答《中国时报》记者问
东西对照,打开看故宫历史的狭隘视界
——答《南方 》记者问
贰 聊故宫
故宫是一个与历史相遇的地方
——答《深圳晚报》记者问
对中国古建筑的精神分析
——答深圳《晶报》记者问
文学的故宫
——与宁肯先生的谈话
所有习以为常的事物背后,都藏着一个历史的入口
——答《北京晚报》记者问
我想生活在每一个朝代
——答《大连新商报》记者问
在群山之巅眺望故宫
——答《文学报》记者问
“穿越”故宫的今与昨
——答《南方人物周刊》记者问
表达与众不同的故宫
——答《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问
每个人都会找到自己喜欢的故宫
——答《天津日报》记者问
叁 谈写作
没有一个隐秘角落是孤立存在的
——答《长江商报》记者问
重建历史现场
——答《南方都市报》记者问
把目光集中到故宫建筑和文物的细节上
——答《新京报》记者问
每一件古物都有着神奇的履历
——答《长江日报》“读+周刊”记者问
寻找古物之美,祝勇带你看不一样的故宫
——答《南方日报》记者问
共同典守我们自己的文化遗产
——答《中国时报》记者问
用诗意和哲思,再现一座凝聚美的城池
——答《华西都市报》记者问
遇见故宫——紫禁城600年的那些故事
作者简介
祝勇,1968年出生于辽宁沈阳,当代著名作家、学者、艺术学博士、纪录片导演,现为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故宫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曾在《人民文学》《十月》《当代》杂志开设散文专栏,著有《血朝廷》《故宫六百年》《故宫的古物之美》等四十余部作品。其著作荣获郭沫若散文奖,朱自清散文奖,丰子恺散文奖等多个文学奖项;担任《辛亥》《苏东坡》《历史的拐点》等十余部大型纪录片总撰稿,获金鹰奖、星光奖等多个影视奖项;担任大型纪录片《天山脚下》总导演,该片入选“新中国七十年纪录片百部典藏作品”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25.0¥39.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5.8¥15.0 -
见字如面
¥23.4¥49.8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6.1¥29.0 -
夏日走过山间
¥11.3¥30.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7.0¥28.8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 -
瓦尔登湖
¥11.1¥39.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8.6¥28.0 -
到山中去
¥9.1¥30.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24.4¥49.8 -
人生非若春日蔷薇
¥16.2¥46.0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50.3¥68.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20.6¥32.0 -
茶,汤和好天气
¥10.5¥28.0 -
天才和天才之间
¥31.0¥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