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21188106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890毫米×1230毫米1/32
  • 页数:8
  • 出版时间:2025-01-01
  • 条形码:9787221188106 ; 978-7-221-18810-6

本书特色

★日本百万畅销书作者心理疗愈新作,获2023年读者选择的自我启发类商业书籍大奖。


★拥有30年从业经验,连续8年网络问答,熟稔4000个人生烦恼。一针见血地点明问题,讲解人生自愈力。


★认识→分析→消除,一本滴水不漏的实用指南。三大自我分析法+三大烦恼消除法,从源头出发,对症下药,引导你认识和掌控自己的情绪,学会以更健康的方式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摒弃传统生硬的循证医学表达,在叙事中穿插精神科和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没有大段的科学依据和学术引用,关注患者本身的叙述和经历,更具亲近感。


★配以明晰轻快的插图,阅读难度小,更易理解和获益。


内容简介

◎停滞不前才是烦恼的本质。
◎消除烦恼根本不需要解决烦恼的源头。
◎虽然人难以改变,人际关系却是可以改变的。
◎太过消极与太过积极都是一种偏见。
◎先入为主的观念会禁锢你的思维。
-
这是一本帮你消除烦恼的书。
拥有30年从业经验的日本知名精神科医生,8年“问诊”4000个烦恼后,教你通过“写下”和“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消除心理压力、不安和焦虑,从而认识、面对和消除烦恼。

前言

前言 什么是烦恼?
消除烦恼很简单。
生活中,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烦恼。
本书是一本自我疗愈指南,希望能帮助你从痛苦之源——烦恼——中获得解脱。
“多少人有烦恼呢?”
为了解实际情况,我在网络(推特账户关注量:13万)上发布了一项问卷调查。
“你有烦恼吗?”(总投票数1066)
投票结果为:“有烦恼”的人占75.9%,“没有(大)烦恼”的人占24.1%。“没有(大)烦恼”的人约占四分之一,这令我很意外。但同时,每四个人中就有三个人因为种种烦恼而痛苦。

目录

第1章不要解决烦恼! 1
1 烦恼的三个特征 2
2 一点点消除烦恼 6
3 烦恼的三个优点 10
第2章分析烦恼的三个轴 15
1 控制轴——获得“控制感”,使烦恼消失 16
2 时间轴——专注当下,使烦恼消失 29
3 自我轴——改变自己,使烦恼消失 36
第3章消除烦恼的三个方法 43
1 搜一搜,使烦恼消失 44
2 拥有“躲闪力”,使烦恼消失 51
3 重新设定烦恼,使烦恼消失
第4章改变看法,让自己更快乐(转换视角1) 69
1 视角变了,风景就变了 70
2 美好生活需要三种视角 75
3 添加“一般”选项,你会更轻松 89
第5章不要兀自烦恼(转换视角2) 99
1 透过别人的视角看问题 100
2 扮演别人 102
3 用未来的视角看问题 110
第6章说出来,使烦恼消失(语言化1) 125
1 语言化的好处 126
2 边写边说,使大脑变轻松 128
3 共鸣使人变轻松
第7章鼓起勇气说出烦恼(语言化2) 149
1 求助他人,使人变轻松 150
2 适时排压,使人变轻松 163
3 写下来,就会变轻松 180
第8章行动起来,使烦恼消失(行动化) 189
1 自我调节:睡眠、运动、晨走 192
2 先行动起来 201
3 消除烦恼,学会“断舍离” 208
*终章消除烦恼的终极方法 223
后记 235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大的压力来自“无能为力”
“在黑心企业上班,每天都累得够呛,精神要崩溃了。”
恶劣的工作环境,令人有压力的工作,加不完的班……在这样的公司上班,有的人三个月就得了抑郁症。而身处同一家公司,同样的工作内容,相同的工作时间,有的人却能安安稳稳地工作三年多。
他们之间的差别在哪儿呢?
答案是有无控制感。
患上抑郁症的人,其压力也许并不是来自繁忙的工作,而是因为无法控制令自己繁忙的工作,感到有压力。
“无法控制”指的是“不得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
具体包括“不情愿又迫不得已地工作”“工作没有创造性,只能机械地照着要求做”“不按员工手册做就要返工和被骂”“不能提出反对意见,不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常常被人指手画脚”“工作没有自主权”“时间紧任务重”“墨守成规,不知变通”,等等。
即使处在同样繁忙的工作环境中,只要拥有控制感,就会感到充实和快乐。
“控制感”可以减轻压力
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卡拉塞克研究了什么样的工作会给人带来压力,以及如何缓解工作压力,并提出了“工作要求—控制模型(卡拉塞克模型)”。横轴表示工作要求(demand),纵轴表示工作控制度(control),由此将各种工作分为四类。
如下图所示,当工作处于低要求高控制度(工作简单、自主性高)的情况下,心理负荷较低(图2. 2 左上角)。当工作处于高要求低控制度(工作复杂、缺乏自主权)的情况下,心理负荷会变高(图2. 2 右下角)。
其次,工作控制度高,工作复杂的从业者,往往工作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学习的积极性高、工作动力强,容易感到充实和满足(图2. 2 右上角)。
相反,从事简单的控制度低(例如自动化流水线作业、零工等机械工作、重复性工作)的工作的人常常感到消极且被动,缺乏积极性(图2. 2 左下角)。

*大的压力来自“无能为力”

“在黑心企业上班,每天都累得够呛,精神要崩溃了。”

恶劣的工作环境,令人有压力的工作,加不完的班……在这样的公司上班,有的人三个月就得了抑郁症。而身处同一家公司,同样的工作内容,相同的工作时间,有的人却能安安稳稳地工作三年多。

他们之间的差别在哪儿呢?

答案是有无控制感。

患上抑郁症的人,其压力也许并不是来自繁忙的工作,而是因为无法控制令自己繁忙的工作,感到有压力。

“无法控制”指的是“不得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

具体包括“不情愿又迫不得已地工作”“工作没有创造性,只能机械地照着要求做”“不按员工手册做就要返工和被骂”“不能提出反对意见,不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常常被人指手画脚”“工作没有自主权”“时间紧任务重”“墨守成规,不知变通”,等等。

即使处在同样繁忙的工作环境中,只要拥有控制感,就会感到充实和快乐。

“控制感”可以减轻压力

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卡拉塞克研究了什么样的工作会给人带来压力,以及如何缓解工作压力,并提出了“工作要求—控制模型(卡拉塞克模型)”。横轴表示工作要求(demand),纵轴表示工作控制度(control),由此将各种工作分为四类。

如下图所示,当工作处于低要求高控制度(工作简单、自主性高)的情况下,心理负荷较低(图2. 2 左上角)。当工作处于高要求低控制度(工作复杂、缺乏自主权)的情况下,心理负荷会变高(图2. 2 右下角)。

其次,工作控制度高,工作复杂的从业者,往往工作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学习的积极性高、工作动力强,容易感到充实和满足(图2. 2 右上角)。

相反,从事简单的控制度低(例如自动化流水线作业、零工等机械工作、重复性工作)的工作的人常常感到消极且被动,缺乏积极性(图2. 2 左下角)。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则科学研究案例。

日本福冈县产业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对6000多名日本员工进行了长达9年的调查跟踪,研究了卡拉塞克模型与疾病发病率、自杀率之间的关系。

结果显示,高心理负荷组的员工脑中风的发病率是低心理负荷组的2.73倍。同时,低工作控制度组的自杀率为高工作控制度组的4.1倍。

这些研究数据表明,控制感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这种控制感与工作种类、行业无关,重要的是本人能够意识到“自己能够控制与自己有关的一切”。即使是兼职,如果你是在业余时间轻松快乐地工作,感到游刃有余,就不会有什么压力。

但对不擅长做计划和定目标的人来说,如果被赋予了更多决策权,本人反倒会感到抵触和压力。

同样的工作,同样的时间,拥有了控制感,就会感到轻松愉快;缺乏控制感,就会给人带来压力和痛苦。

你现在是哪种状态呢?


作者简介

桦泽紫苑(Zion Kabasawa)
日本精神科医生,时间管理教练,畅销书作家。
1965年生于日本北海道,1991年毕业于札幌医科大学医学系,2004年远赴美国芝加哥伊利诺伊大学留学3年,归国后创立了桦泽心理学研究所(株式会社)。在各类杂志上和多个网络媒体上以简单易懂的方式传播神经医学、心理学和脑科学的知识,拥有近80万粉丝。著作有《桦泽紫苑学习法》《享受紧张》等51本,日本累计发行量高达240万册。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