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书人(八品-九品)

包邮送书人(八品-九品)

1星价 ¥17.0 (3.4折)
2星价¥17.0 定价¥50.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20182497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787毫米×1092毫米1/32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3-10-01
  • 条形码:9787020182497 ; 978-7-02-018249-7

本书特色

*连续24个月登上德国《明镜周刊》畅销书榜单!


*已售出15种语言版权,德国国内热销15万本!


*每本书都有一颗心脏,在你阅读时开始跳动。


*也许我们已经忘了,阅读是如此美好的一件事,它不仅提供能量,更是人与人关系的重要纽带。


*一个温暖而悲伤的故事,一个现实世界的残酷童话。




这个故事在我心里酝酿了很多年,直到我感觉一切都对了,我可以和卡尔、夏夏交谈了,就像我们一起坐在咖啡馆里一样。疫情让这个永恒的童话故事具有了现实意义,因为全国各地的书商们都在徒步送书,为我们提供生存所需的东西——书籍。这正是我的小说所要传达的核心信息。


——卡斯滕·海恩

内容简介

卡尔在一家旧书店为顾客们负责选书送书,工作了一辈子。每天选好书后,他会穿过城市里曲曲折折的小巷,将顾客们订购的书籍送过去。一天,一个名叫夏夏的九岁小女孩突然出现,坚持要陪着卡尔。夏夏以她灿烂的笑容和活泼的举止很快就赢得了卡尔的喜爱。然而,生活的打击却让卡尔一蹶不振:他*好的、也是唯一的朋友去世了,书店又解雇了他。紧接着,连夏夏也消失不见了。卡尔准备回到自己的公寓里,默默等待生命的结束……

目录

**章 独行者 1


第二章 陌生人 30


第三章 红与黑 66


第四章 远大前程 95


第五章 话语 133


第六章 踪迹 163


第七章 茫茫黑夜漫游205


致 谢 240

展开全部

节选

这个故事在我心里酝酿了很多年,直到我感觉一切都对了,我可以和卡尔、夏夏交谈了,就像我们一起坐在咖啡馆里一样。疫情让这个永恒的童话故事具有了现实意义,因为全国各地的书商们都在徒步送书,为我们提供生存所需的东西——书籍。这正是我的小说所要传达的核心信息。 ——卡斯滕·海恩 海恩把一本关于书自带牵引人心这种神奇魔力的小说,写得温婉而诗意。爱书人读来一定充满乐趣。——德国《亚琛日报》 一部关于卖书人的暖心小说。——德国《明镜周刊》(P39—45)

第三天傍晚,夏夏又来了。她想到了一个聪明的计划:提出的作伴理由再好,还是会让卡尔想出更好的反驳理由,所以干脆啥也别说,就跟着他走。
眼下,卡尔每走一步都在等待她开启对话,可她一言不发。他不知道该对她说点什么,于是也不作声。就这样,两个人并排走了很久。而在这段时间里,卡尔已经决定任她跟着自己了,仅此一天,尽管这肯定是个错误——谁叫她今天这么安静呢?他看着她。
“你一个字也别说,要安安静静的。”
“哦哦。”
“也别像小孩一样瞎胡闹。”
“绝不会。”
“不要打搅我的顾客。” _
“我从不打搅别人。”
“就这一天,下不为例。你知道下不为例是什么意思吧?”
“当然,我不是小孩子了,我快十岁了。”
夏夏必须迈出两步半,才抵得上卡尔的一步。这让她趔趔趄趄地追随在他身边,把他皮鞋底拍打地面的均匀节奏都打乱了。
达西先生的别墅近在眼前,卡尔止住脚步,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达西先生是位了不起的顾客,他差不多每天读一本书。”
“一整本书?”
“对。”

(P39—45)




第三天傍晚,夏夏又来了。她想到了一个聪明的计划:提出的作伴理由再好,还是会让卡尔想出更好的反驳理由,所以干脆啥也别说,就跟着他走。


眼下,卡尔每走一步都在等待她开启对话,可她一言不发。他不知道该对她说点什么,于是也不作声。就这样,两个人并排走了很久。而在这段时间里,卡尔已经决定任她跟着自己了,仅此一天,尽管这肯定是个错误——谁叫她今天这么安静呢?他看着她。


“你一个字也别说,要安安静静的。”


“哦哦。”


“也别像小孩一样瞎胡闹。”


“绝不会。”


“不要打搅我的顾客。” _


“我从不打搅别人。”


“就这一天,下不为例。你知道下不为例是什么意思吧?”


“当然,我不是小孩子了,我快十岁了。”


夏夏必须迈出两步半,才抵得上卡尔的一步。这让她趔趔趄趄地追随在他身边,把他皮鞋底拍打地面的均匀节奏都打乱了。


达西先生的别墅近在眼前,卡尔止住脚步,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达西先生是位了不起的顾客,他差不多每天读一本书。”


“一整本书?”


“对。”


“哇哦,”夏夏赞赏地点点头,“他肯定没多少别的事要做,”她望着这栋别墅,“房子里肯定全是书,一直堆到屋顶。”在她看来,一座堆满书的豪宅无异于乐园,或者起码符合她对乐园的部分想象。另一部分想象则十分传统,那就是遍地的棉花糖树和巧克力喷泉。夏夏认为,一个九岁孩子的乐园总该是一应俱全的,就像玩具组合套装一样。


“我想,达西先生可能不擅长和小孩打交道。”卡尔一边按门铃一边提醒她。此刻,他着实体会到了什么叫作休戚与共。


房主打开门,瞬间又关上了门,因为他瞧见了夏夏,以为她是来募捐的。达西讨厌当面捐款。他每年都会将盈利的十分之一汇向慈善机构,只是觉得亲手把钱交给对方的举动像在赔罪。


卡尔再次按下门铃。“是我,冯·霍恩尼施先生。城门口书店的卡尔·柯霍夫。”


门又开了。“这孩子想做什么?”


“她陪着我。她很乖的。”这不是一句陈述,而是一个请求。


“您有多少本书?”夏夏问,“加起来。”


达西只是摇摇头,似乎没有听懂这个问题。


“我很会数数,”夏夏说着从他身边钻过,“我数得特别好。谁说女孩数学不好?全是瞎扯!说女孩不会运动也是一样。我还能边跑步边数数呢。要不要我展示一下?”夏夏没有等待回答,因为她已经见识过什么叫所问非所答了,所以她一溜烟跑进了别墅。除了天鹅绒壁纸上的挂画以外,长长的走廊空空如也。到处都是楼梯和栏杆、门和窗子。这里既没人也没书。夏夏满心期待着一墙墙书,却只看到一堵堵墙。


“站住,孩子!”她听到了身后的呼喊,但骗自己被喊的是另一个乱闯别墅的人。


不多时,夏夏来到一间宽敞空荡的大厅。古旧的壁炉里生着火,深褐色的皮沙发旁是一张大理石桌子,上面放着一个笔记本和三本书。


“三本?”夏夏惊呼,“才三本?其他书在哪儿?地下室吗?”她正打算往外跑,但达西和卡尔已经走进了大厅。


“真的很抱歉,”卡尔说,“这种行为实属不该……”他羞愧难当。他把寥寥无几的忠实顾客当作生鸡蛋一般小心呵护,现在却眼睁睁地看着其中一个被夏夏打破了。她招惹谁不好,偏偏找上达西先生这个无比矜持、极其注重隐私的人。为什么让她跟着自己?为什么不严词拒绝?真不中用。现在就把这个孩子送回家,在那儿等她下班的爸爸,然后要对方看好夏夏,让她别再纠缠自己。达西先生走到了夏夏跟前……他是不是怒不可遏了? _


“你找不到更多书了,”达西的语气柔和得出人意料,“房子里只有这三本。”


夏夏愕然地望着壁炉。“剩下的被您烧啦?”


达西坐到沙发上。“请你过来一下。”


夏夏毫不迟疑地照做了。她的世界观暂且是这样的:富人必定是好人,否则不会如此富有。这种看法当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你知道,我非常爱书,所以我是不会烧它们的。不过我觉得,书是可以烧的——只能在例外情况下,比如在寒冷刺骨的冬天里快要冻死时,拿来取暖。它们能救命。书能通过各种方式做到这一点,可以温暖我们的心,也能在危急关头温暖我们的身体。”


“可是,您的书都在哪儿呢?”夏夏问。


“你知道吗?人们正在渐渐遗忘阅读。每本书上都有人,有他们的故事。每本书下都有一颗心脏,在你阅读时开始跳动,因为你的心与它是相连的。”达西的声音透着悲伤。他说话时并没有看着夏夏,而是望着炉火。他向来沉默寡言,这次难得开口,也是近乎自言自语。如若非要指定一个听者,那就非卡尔莫属了。很久以来,他积攒了很多想对卡尔说的话。“我是一个不合时宜的人,我喜欢这样。我在一个加速运转的世界里徐徐前行。而且,我希望人们都能阅读,”达西从那一小摞书中拿起了一本,“在纸页泛黄前,我读过的所有书都被送去了老城图书馆,这样其他人也能欣赏它们。”


“泛黄……”夏夏下意识地嘀咕道,“怪恶心的词,听起来好像黏糊糊的。”


“对,没错!而且具有传染性,像一种摸到书页就会得的病。没人愿意碰一本已经泛黄的书——书中的‘麻风病人’。我为老城图书馆提供了资金,用于建造一座副楼,他们可以把泛黄的书存放在那里,防止它们进一步老化。被遗弃的殖民地——你想这么形容也可以。可惜,它们已经没法恢复如初了。”


夏夏想象了一下那些旧书相互依偎在昏暗图书馆里的情景,觉得十分难过。在这里看到的东西也叫她兴味索然。整个别墅空荡荡的,只有光秃秃、冷冰冰的墙壁。


“可是,一定有几本书是你特别喜欢的吧?不舍得送人,只想留在身边。我是永远不会把《两个小洛特》送人的!”


“正是这些书才应该拿来送人,他人会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眷恋至深的、*难割舍的书。”


“您的口气好像一个牧师啊。”


达西不禁微笑起来。“有时候,我也觉得我像,”他将目光投向卡尔·柯霍夫,“看来您有了一个机灵的小跟班。”


“我跟您一样意外。”


“欢迎您再带她来。但我现在必须处理一些事务,赶在重洋之外的证交所关门之前,”达西喜欢文绉绉的表达,这为理性的金钱游戏增添了一层迷人的色彩,“下次我领着你看看我的花园,好吗?你和柯霍夫先生。一直以来,我都很想带他参观一下。”


卡尔是个有泪不轻弹的人。他上一次哭泣还是在十四岁,当时的他被一个女孩伤透了心——课间休息时,她把他喷上母亲昂贵香水的情书读给自己的朋友们听,然后将信扔进了纸篓。卡尔不记得她的名字了,泪腺也早就疏于分泌感伤的泪水了。所以现在,他只觉得眼角痒痒的。


达西先生把他们送到门口,三个人礼貌地相互道了别。

作者简介

卡斯滕·海恩(Carsten Henn)


德国作家、评论家。1973年出生于德国科隆,在摩泽尔河畔的梯田上拥有一家葡萄园,饲养鸡和蜜蜂,与猫分享他的生活。大学毕业后,曾担任过电台主持人,现为葡萄酒记者和餐厅评论家。已出版多部畅销作品。《送书人》曾连续两年进入《明镜周刊》畅销书排行榜,版权售至多个国家。新作《故事面包师》一出版,即跻身《明镜周刊》畅销书排行榜,大受读者欢迎。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