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代女性碑传文与品官命妇研究-以四库明人文集为中心的考察

包邮明代女性碑传文与品官命妇研究-以四库明人文集为中心的考察

1星价 ¥14.7 (4.1折)
2星价¥14.7 定价¥36.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1248138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20
  • 出版时间:2013-06-01
  • 条形码:9787511248138 ; 978-7-5112-4813-8

本书特色

历史学研究人员

内容简介

本书整理并分析“四库”明人文集中的女性碑传文,并将其作为考察中心,研究了学界少有人关注的明代品官命妇这一女性群体。作为特殊女性阶层的品官命妇,是明代有政治身份的女性,与其他阶层的妇女生活既有共性,也有不同。本书以“四库”明人文集中的女性碑传文为研究基础,厘清了明代品官命妇制度的来龙去脉,结合社会性别、社会等级、家庭伦理和宗法制度等多重系统,全面考察品官命妇的社会角色、家庭生活以及她们的精神世界,突破以往研究中“男尊女卑”的单一形象,在多重视角下呈现品官命妇复杂、多样的生活面貌。

目录

绪 论
一、研究的视角与框架
(一)明代女性碑传文的梳理与研究
(二)明代上层妇女研究的再度关注
(三)社会史与制度史相结合的尝试
(四)“逆男尊女卑”现象的实践考察
二、研究基础与研究思路
三、文献说明
第 一 章、品官命妇研究的基础——以“四库”明人文集为中心的
女性碑传文考察
一、碑传文的各种文体状况
(一)碑志文(铭)
(二)传状文
(三)其他
二、女性碑传文的整体特征
三、女性碑传文资料与品官命妇研究的关系及其使用
第 二 章、品官命妇制度考述
一、命妇封号和等级
二、命妇类型和封赠资格
三、非常例封赠
四、命妇封号的追夺
五、命妇的权利
(一)参与宫廷大典
(二)冠服
(三)恤典
六、命妇的经济待遇
七、命妇奏乞
八、命妇犯罪
九、小结
第 三 章、品官命妇与社会
一、命妇制度与明代妇女的纵向社会流动
(一)明代妇女纵向社会流动的可能性
(二)明代妇女纵向社会流动的实践
(三)命妇制度与择婿倾向
二、命妇在地方社会的“角色典范”作用
三、命妇与社会救助
四、命妇与宗族关系体系
五、小结
第 四 章、品官命妇的家庭生活、
一、母亲的角色
(一)命妇文化修养与士大夫启蒙教育
(二)命妇的寿命与士大夫的官场行为约束
(三)命妇对士大夫行为模式倾向的影响
(四)守寡命妇的教子方式
二、妻子的角色
(一)化解“内忧”
(二)命妇对士大夫官场行为的影响
三、小结
第 五 章、品官命妇的精神世界
一、命妇身份的期待
二、命妇的自我身份约束与身份认同
三、命妇的儒家意识
(一)女红为本
(二)重科举、习儒业
(三)重民生、讲清廉
(四)守君臣之道
四、命妇对国家政局的关注
结 论
参考文献
附 录 一 命妇朝贺图
附 录 二 四库全书明人文集主要女性碑传文名录汇编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本书是对介于皇室与平民之间的命妇生活状态的综合考查,结果碑传文对她们的物质、精神生活及追求进行了详细描述。

作者简介

陈超,1977年12月生,吉林省吉林市人。2007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获历史学博士学位。中国明史学会会员。现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基础部讲师。研究方向主要为明代女性史和政治史。近年在《史学集刊》、《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社会科学辑刊》等专业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并完成北京市教工委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研究课题一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